抵達工人文化宮之際,賈禛瞬間被那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所震撼,它巍峨矗立,氣勢恢宏。
文化宮內的多功能劇場舞廳更是獨具匠心,穹頂高聳入雲,大理石地面光滑如鏡,踏入其中,彷彿瞬間穿越到了歐洲的宮廷舞會。
門口貼心設定了存衣處,為冬日裡身著厚重衣物的訪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他們找了個靠窗的桌子坐下,點了幾瓶具有八十年代特色的汽酒,那是一種含有低度酒精的飲品,絕非普通的汽水。
由於舞會要在七點半才開始,他們便小聲地聊起了天。
馬江紅對賈禛他們這個小團隊頗感興趣,一個曾是林場下崗職工,一個是外國友人,還有兩個來自工業大學的女學生,這樣的組合實在令人好奇。
她向汪小敏打聽起他們的來歷,汪小敏便講起了十月一去五隊的經歷,以及那些山間美味,讓馬江紅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嚮往。
七點半,舞會準時拉開帷幕。
令賈禛驚訝的是,現場竟然有樂隊伴奏,而且演奏的曲目並非那些快節奏的現代音樂,而是傳統的古典音樂。
開場曲是一首悠揚的慢詩,人們紛紛步入舞池,彷彿置身於一部西方電影中。馬江紅優雅地邀請馬丁共舞,兩人舞步嫻熟,姿態優雅,一看便是舞林高手。
汪小敏則負責照看賈夢兮,朱東惠站起身來,微笑著邀請賈禛共舞。
賈禛頓時有些手足無措,他只會跟著節奏扭動屁股蹦迪,哪裡會跳這種優雅的舞蹈?本想拒絕,卻被朱東惠熱情地拉進了舞池。
“我不會跳舞。”賈禛有些尷尬地喊道。
朱東惠卻笑得燦爛:“沒事,我教你。慢四最簡單了,你只需跟著我的舞步,感受音樂的節奏就好。”
他們身旁有一對年紀稍大的舞伴,動作花哨,下腰、轉圈,無所不能。
這是賈禛兩世為人以來,第一次嘗試這種舞蹈。雖然他身體的靈活性還不錯,但剛開始還是免不了踩了朱東惠幾腳。
不過,隨著音樂的流淌,他逐漸找到了感覺,兩人順利地完成了整支舞蹈。
兩人邊跳舞邊聊天,朱東惠說道:“我姑姑在香江有家公司,她本來想邀請我去香江實習。但我跟她說了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後,她非常感興趣。明天晚上,她邀請大家去友誼宮吃個飯。”
賈禛知道,朱東惠的姑姑很早就移民到了國外,在香江有自己的事業。
他好奇地問:“你姑姑是做什麼的?”
朱東惠回答道:“她主要做進出口生意,把國內的一些商品賣到國外去,同時也從國外進口一些農副產品。”
“她這次回來是考察君子蘭市場的,想把君子蘭模式推廣到香江去。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商機。”朱東惠補充道。
賈禛卻搖了搖頭:“你最好勸勸你姑姑,別做這件事。”
朱東惠不解地看著他:“為什麼?”
賈禛只是簡單地說:“等明天見面再說吧。你先知道有這麼個事。”
一曲終了,舞池裡的人們紛紛回到座位休息。
這時,一個穿著合體西裝、捲髮微卷、長相洋氣的年輕人走了過來。
他熱情地喊道:“小敏,你們也來玩啦!”
眾人回頭一看,發現一個男人正微笑著走來。
汪小敏趕忙站起來,“高大哥,好久不見。”
隨後,她介紹道:“這是高輝大哥,我們是發小,比我大六歲,小時候總帶著我玩。這是我閨蜜馬江紅,省報記者。這是賈禛,我們團隊的核心人物。這是她的女兒賈夢兮。這兩位是我們同學加同事,也是我們團隊的骨幹朱東惠和馬丁。”
賈禛禮貌地伸出手與高輝握手:“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