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菲的警告讓我心頭一緊。
“喬納森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這句話像是一把鋒利的匕首,刺入我的神經。我盯著趙菲,試圖從她的表情中看出些什麼,但她的目光依舊冷靜,卻又帶著一絲隱藏得極深的疲憊。
“趙姐,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咬牙問道,“喬納森到底觸碰了什麼?”
趙菲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將目光移向窗外,聲音低沉:“林然,這場博弈的深度,超出了你我的想象。喬納森的死只是一個開端,而你現在正在走向同樣的結局。”
“可您為什麼不告訴我真相?”我幾乎是喊了出來,“趙姐,如果您真的想讓我停下來,為什麼不給我一個理由?”
她回過頭,目光中帶著一絲複雜:“因為有些真相,不是知道了就能解決的。”
---
陳文濤的背景
從趙菲的住處離開後,我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她的話中透露出的資訊太多,但每一條都像是深淵的入口,讓人不敢輕易踏足。
我回到家,開啟電腦,再次翻查陳文濤的背景資料。這一次,我將重點放在他與‘克羅夫特基金會’的聯絡上。
經過幾個小時的分析,我終於發現了一個隱藏極深的記錄。幾年前,陳文濤曾以私人名義參加了一場國際金融峰會,而那次峰會的主辦方之一,正是‘克羅夫特基金會’。
更讓我感到不安的是,他的行程中還提到了一場私人會面,而會面物件正是馬修·格林。
這是否意味著,陳文濤早就參與了資金網路的運作?而喬納森的死,是否也與他有關?
---
危險的靠近
就在我試圖深入調查時,電腦螢幕再次彈出了一條警告資訊:
“林然,停手。”
這一次的資訊比以往更加直接,讓我感到後背一陣發涼。對方顯然知道我正在查什麼,而他們的監控範圍,已經滲透到了我的每一個動作中。
我迅速關掉電腦,將所有資料儲存到一個加密的硬碟裡,然後拔掉網線,斷開所有外接裝置。
儘管知道這樣做未必能擺脫監控,但至少能讓我感到一絲安全感。
---
馬修·格林的身份
第二天一早,我聯絡了一位在金融行業工作的老朋友,希望能從他那裡得到一些關於馬修·格林的情報。
這位朋友曾在一家跨國銀行工作,對金融圈的動向瞭如指掌。當我提到馬修·格林時,他的反應明顯遲疑了一下,隨後才低聲說道:“林然,你怎麼會知道這個名字?”
“你知道他?”我追問道。
“當然。”他點點頭,“馬修·格林是國際金融界的傳奇人物,但同時也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曾幫助多家離岸公司規避國際制裁,也因此被多國政府列為關注物件。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絕對不是普通人。”
“那‘克羅夫特基金會’呢?”我繼續問道。
聽到這個名字時,他的臉色變得更加凝重:“克羅夫特基金會和馬修·格林的關係非常密切。有人說,他是基金會的幕後操控者之一,但也有人認為,他只是一個被推到前臺的代言人。總之,這個基金會,遠比你想象中複雜。”
---
新的線索
從朋友那裡得到的資訊讓我感到一陣眩暈。馬修·格林的身份,再次將這場博弈推向了一個更加複雜的層面。而陳文濤與他的會面,顯然也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就在我試圖理清這些線索時,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
這一次,是一條陌生的簡訊,內容只有一句話:
“今天晚上,星河大廈頂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