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回到一個月前。
那是一個晴朗的午後,
太陽照在郡守大人的二樓辦公室,陽光穿過巨大的玻璃窗後依舊刺眼。
和平常的午後一樣,
衙門的公差們又開始了下午的辦公,
唯一不同的是寬大辦公室裡一場談話或者是任命正在進行……
“……這是對你能力的肯定,希望你能勇敢的挑起這副擔子。”說話的是一箇中年男子,中等身材,國字臉。
在金邊眼鏡的襯托下顯出幾分文氣,頭髮鋥亮。給人以沉穩,內斂的印象。
正是武安郡的二把手,
郡丞覃傳喜。
一場工作安排就這樣一錘定音!
實際上匡正是半個時辰前剛到的太守府,隨著帝國丞相的名刺一同遞入的還有一封信。信的主人乃大秦帝國當今陛下最愛的親弟弟,咸陽王嬴勒。
接到名刺的瞬間,還在和第九房小妾白日切磋“武藝”的郡守大人程峰帽子都帶歪了。
見到來人年輕的不像話,再想到信的主人。郡守一度以為眼前的這位小哥是皇族嬴氏,可是看到對方連一個親隨都沒有,便立刻否定了。
俗話說“皇帝出巡,地動山搖”。若真是皇子的話,絕不是這個牌面。
民間傳說的“微服私訪”是不可能的,大秦帝國的皇族出行有嚴格的禮制。
大秦以武立國,秦法也是最嚴苛的。其嚴苛的最直觀表現就是每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即使是天子在名義上也不能逾矩。
不然就有動搖根基的危險,皇帝帶頭破壞律法,那將來誰還敢相信自己的權益不被侵犯呢?
要知道“城門立信”,立的不單是法祖個人的“信”,更是整個大秦帝國的“信”。
所以郡守才會這般的肯定。
可不是皇族卻能讓咸陽王為他寫私信,眼前的這個人絕非自己可以掂量的。
要知道咸陽王身為諸王之首,更是帝國的兵馬大元帥。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雖說軍隊實際掌控者是皇帝陛下,可咸陽王可不是空筒子大元帥。
手下的十萬咸陽軍可是媲美與皇上御林軍的存在,這些兵馬可是皇上親自配給的。
為此事件,甚至出現了死諫的朝臣。
可陛下硬是頂住了壓力。
由此可見咸陽王在陛下心裡的分量。
而咸陽王也沒有辜負陛下的信任,在邊疆屢立戰功,在民政方面也擁有卓越的天賦。
不僅愛兵如子,用兵如神。而且知進退,守原則,在民間也有很好的聲望。
眼前這個小夥子衣著樸素,貌不驚人。
可卻手握一代賢相的名刺和一代賢王的私信,這如何不讓郡守大人驚慌?
再三確認來人的要求後,程峰終於是忐忑的吩咐下人把覃傳喜叫了過來。
這才有了上面的談話。
修備鎮是武安郡最大的一塊傷疤,
是大家都不願意提及的存在。
修備鎮雖地處大山腹地,可水路發達。
這裡的煤,鐵資源豐富。
既有通暢的交通,又有豐富的資源,真可謂是躺著都能發展。
事實也是如此,在很長一段時期,修備縣都是武安郡的排頭兵。
那裡不僅經濟發展很好,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強。
而且很多的修備子弟在帝國的軍隊中屢立戰功,有了一定的爵位。
可一切在十年前戛然而止!
從那以後可謂是民生凋敝,匪患橫行。
近來甚至隱隱有了不遵法令的苗頭。
所以程峰正在得知匡正要求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