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的話讓滿殿寂靜,眾臣皆驚。蘇瑤深知此次危機之嚴重,她明白蕭逸決定背後的決心與無奈。這是關乎國家存亡之戰,而他們是帝后,理應並肩,蘇瑤心中已有了決定。
“……御駕親征!”蕭逸一字一頓,擲地有聲。
蘇瑤握緊了手中的密信,指尖泛白。
她看著密信上的內容,眼前彷彿浮現出敵國聯軍那來勢洶洶的模樣,那是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她似乎都能看到敵軍那揚起的滾滾塵土。
但她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慌亂,眼神堅定地望向蕭逸,沉聲道:“臣妾願與皇上同去,生死與共!”
訊息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皇上萬萬不可啊!您乃一國之君,怎可輕易涉險?”王太傅老淚縱橫,苦苦勸諫,那聲音帶著哭腔,在朝堂中迴盪,聽起來十分悲切。
“是啊皇上,如今敵強我弱,不如先議和,儲存實力,再徐徐圖之。”一位老臣顫巍巍地站出來附議,他的聲音有些微弱,卻也清晰地傳入眾人耳中。
“議和?簡直是痴人說夢!”一位年輕的武將拍案而起,“我朝男兒,豈能向敵寇低頭?末將願率軍出征,與敵決一死戰!”伴隨著他的怒吼,手掌拍在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震得周圍人耳朵嗡嗡作響。
“對!決一死戰!”不少武將紛紛響應,群情激昂,他們的呼喊聲此起彼伏,混合在一起,吵得人頭昏腦漲。
蕭逸揉了揉眉心,只覺得心煩意亂,他耳朵裡充斥著大臣們的爭論聲,眼睛看著大臣們爭執的樣子,感覺有些眼花繚亂。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蘇瑤,見她面色平靜,眼神深邃,似乎早已成竹在胸,這讓他心裡稍微安定了些。
夜深了,寢宮內燭火搖曳,將兩人的身影拉得老長。
燭火閃爍的光在牆上晃來晃去,偶爾發出輕微的“噼啪”聲。
蕭逸在出徵前的深夜,獨自在書房研究地圖,燭光搖曳不定,忽明忽暗。
他眉頭緊鎖,眼睛緊緊盯著地圖,手指在邊境的山川河流間遊走。
他想起曾經先輩們為了這片土地浴血奮戰,心中湧起無限的豪情與責任。
他知道,此次出征,不僅是為了國家的尊嚴,更是為了子民的安寧。
“瑤兒,你真的決定要隨朕一同前往邊境嗎?”蕭逸握著蘇瑤的手,他能感覺到她手的溫度和柔軟,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蘇瑤反握住他的手,她的手傳遞出堅定的力量,眼神堅定:“逸,我們是夫妻,更是君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豈能置身事外?”
蕭逸看著蘇瑤,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朕知道你足智多謀,這次邊境之行,朕需要你的幫助。”蕭逸語氣認真。
蘇瑤微微一笑:“臣妾定當竭盡所能,助皇上退敵,保我山河無恙。”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翌日清晨,金鑾殿上,氣氛異常凝重。
文武百官的目光都集中在蕭逸和蘇瑤身上,等待著他們最終的決策。
“眾卿家,關於此次敵國聯軍入侵一事……”蕭逸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意味深長,“朕和皇后已有定奪……”
蕭逸深吸一口氣,擲地有聲:“朕決定,御駕親征!” 同時,他側首看向蘇瑤,目光堅定,“皇后將與朕同去,穩定軍心,運籌帷幄。”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沸騰,如同滾水澆進了油鍋,炸開了花。
王太傅更是老淚縱橫,顫巍巍地跪了下來,“皇上!皇后!萬萬不可啊!此舉太過冒險!老臣懇請皇上三思!”他的聲音帶著哭腔和顫抖,聽起來十分悲切。
“皇上,不如先假意議和,待時機成熟再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