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小推車引發的風波

在白敬安的五朝酒宴那片熱鬧與喧囂過後,同村白浩南家往日的平靜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了層層漣漪,波瀾就此而起。白浩南的母親,那位和柳青言同輩的白大嫂,在某個尋常的午後,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一地細碎的光影,微風輕輕拂過,帶著些許悶熱與慵懶。白大嫂的目光偶然間落在了家裡那輛閒置已久的小推車上,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那輛小推車,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與曾經的忙碌。它是用竹子精心編織而成的,每一根竹條都彷彿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竹身經過長時間的摩挲,泛著一種溫潤的光澤,那是無數次使用與觸控留下的印記。編竹的篾匠手藝精湛,將每一處介面都處理得極為巧妙,使得小推車的主體結構穩固而紮實。竹條寬窄均勻,排列緊密,彰顯出篾匠的用心與耐心。下面的軲轆是木質的,雖然歷經風吹日曬,卻依舊結實牢固。那是村裡的老木匠選用上好的硬木打造而成,木質紋理清晰可見,猶如歲月的脈絡。儘管木頭的紋理間,也悄悄爬上了些許裂痕,似是在無聲地證明著它所經歷的悠悠歲月,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它的使用功能。在當時的 1995 年的農村,這樣一輛小推車,雖說樣式不算新潮,趕不上那些新興的工業製品,但因其手工製作的質樸與耐用,也算是稀罕物件,在農忙時節或是搬運重物時,曾發揮過不小的作用。它曾滿載著豐收的果實,在田間地頭穿梭;也曾馱著生活的物資,在村中小巷緩行。

白大嫂看著這輛小推車,腦海中浮現出柳青言家的情景。她想著柳青言每日裡忙裡忙外照顧孩子的辛苦模樣,又想到白敬安那可愛的小模樣,心中不禁泛起一股憐惜與善意。她深知一個女人獨自操持家務、養育孩子的不易,自己也曾經歷過那些艱難的日子,所以格外能體會柳青言的辛苦。而且,在這個不大的村子裡,鄰里之間本就應該相互幫襯。這小推車在自家閒置著也是浪費,若是送給柳青言,能給她減輕不少負擔,讓她能有更多精力照顧孩子。“當家的,”白大嫂對著正在屋內整理農具的丈夫說道,此時屋內有些昏暗,農具的影子在牆角拉得長長的,“我尋思著把咱家這小推車送給柳青言,給白敬安用。你看那孩子,多招人疼,柳青言一個人照顧著也不容易,這小推車能幫她不少忙呢。再說了,咱們都是同村的,抬頭不見低頭見,能幫一點是一點,日後咱們家有個啥事,人家肯定也不會袖手旁觀。”

白浩南父親停下手中的動作,微微抬起頭,沉思了片刻。他的目光在小推車上緩緩掃過,回憶起那些曾經用它勞作的日子,如今自家農活漸少,它確實也閒置了下來。“行,”他最終點頭同意,“反正咱也用不上,給人家也算個情分。”他的聲音低沉而溫和,帶著農村人骨子裡的質樸與實在。

於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天空湛藍如寶石,幾縷潔白似棉絮的雲朵悠悠飄過,白大嫂滿心歡喜地推著小推車,朝著柳青言家走去。鄉間小路兩旁,野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是在歡快地舞蹈,似乎也在為她的善舉而歡呼。白大嫂的腳步輕快而有力,小推車的軲轆在土路上發出輕微的“嘎吱”聲,彷彿在奏響一曲歡快的樂章。

柳青言正在院子裡晾曬著衣物,陽光灑在院子裡,有些熾熱。遠遠地瞧見白大嫂推著小推車走來,心中滿是疑惑。待白大嫂走近,說明來意後,柳青言的臉上先是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裡盛開的花朵,驅散了她臉上往日的疲憊與憂慮。她的內心猶如平靜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顆石子,泛起了層層驚喜的漣漪。這小推車對她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她每日抱著孩子忙這忙那,諸多不便,有了這小推車,無論是搬運孩子的用品,還是做些零碎家務,都會輕鬆許多。“大嫂,這可太謝謝您了。”柳青言感激地說道,她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花。她小心翼翼地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