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煙火人家(42):被硬拉進“群”的蘇君成

蘇君成不是欽定的工作隊隊員,但羅子七卻非要把他給拉進“群”,是因為羅子七知道,蘇君成在經濟工作上,不僅有和別人不一樣的見解,更有深刻的實踐,而且是“三度”模範。

35團走了,蘇君成隨著李黑子、劉振虎留了下來,很快便被日軍給收編了,蘇君成當起了偽軍四中隊的隊長兼隗鎮鎮長,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宮本給了他相當大的權力,但唯二的任務便是:一,不能亂,亂了殺他的頭;二糧食的交夠,交不夠要他的腦袋。

或許是蘇君成的命運不好,那兩年又是旱災又是蝗蟲的,收繳日本鬼子下達的公糧任務,那可不是件小事,這裡面的矛盾大著呢。從老百姓方面而言,即便是風調雨順,收成也不可能翻倍的,隗鎮就這麼多土地,收多少斤糧食,那是基本定形的。從日本人方面而言,收繳多少公糧那就不一定了,好在老宮本是個“中國通”,很快便制定出他的標準來,公糧收繳數目不高於國民政府時期的數目,餘糧收購略高於市場價,並且成立專門聯營公司,負責收購,一下子便穩定了下來。

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另外還有幾張嘴在那兒張著、等著呢。第一張便是李黑子、劉振虎這些“二鬼子”,不僅想著門兒跟日本人鬥,從鬼子牙縫裡謀利,而且直接向各鄉鎮張嘴,進行軍糧攤派,或者是明搶,這是老百姓要繳的第二份公糧;第二張嘴便是國民黨李文彬的隊伍,他們來了,可不是你死我活地和日本人幹,而是要堅持長期鬥爭的,這樣,老百姓便又要承擔起第三份公糧來;至於第四張要吃糧抗日的嘴,當時還沒有來田縣。

面對如此不堪之局面,蘇君成的應對方案便是:

甲、堅決堵住第三張嘴進入隗鎮,這個不僅要利用鬼子、偽軍和他們幹,更要有堅定的“漢奸意志”,和李文彬派來的代表做堅決的鬥爭,不予合作。

乙、和李黑子、劉振虎鬥志鬥勇,儘量少繳、不繳,而要和他們鬥,靠自己的實力肯定是不行的,於是他便走了上層路線,和他堂伯蘇子仁兄弟、堂姑蘇子蓮勾搭成奸,讓隗鎮成為老鬼子宮本時刻關注的物件,讓李黑子、劉振虎不敢染指隗鎮的糧食,尤其是李小娥他她爹李黑子給搞垮後,劉振虎對於隗鎮,是忌憚三分的,輕而易舉,是不會找蘇君成的麻煩的。

丙、日本人那裡,表現得比誰都積極,及時地完成了公糧上繳任務,至於老百姓手中的餘糧,他們還是走了小路的,要不然他和李新治也拉不出一個營來的,要知道,這個營起義之後,很快便被皮司令、徐政委擴建為一個正規團,隨部南下了。

丁、最關鍵的便是老百姓這裡,蘇君成採取了實事求是的方案。一是把隗鎮的土地進行丈量、分類,攤糧入畝,明確繳皇糧的主體,一下子暴露出大地主隱瞞的近萬畝上好的土地來,這些土地,他們向來是不繳皇糧的;二是廢除國民政府時期規定的“恩田”,什麼廟產田、學產田、官員特權田、流氓壞蛋賴貨田,統統繳皇糧;三是統一規劃隗鎮山河,水田、旱田、藥材田、果木田、林田共同經營,還和日本人討價還價,用藥材等頂替公糧;四是漢奸政府出面,把因戰爭造成的荒地以高於公糧收取的價錢給租出去;五是採取拉水上山,集雨灌溉,集體滅蝗等等有效的措施,保證糧食收成。

蘇君成的漢奸措施,確實收到了效果,那二年,整個中原地區大災,隗鎮人還有糧食吃,沒有餓死人,也沒有人往陝西那邊逃荒,倒是收了不少外地客,使得隗鎮在那段最黑暗的日子裡,人口增長了不少,具體數字沒有人統計過,反正後來隗鎮派出所的一個戶籍警察說過:隗鎮人,幾乎能把百家姓給佔全了。

但,這也成了蘇君成最大的罪惡,後來,豐子澤曾經質問過他,為什麼要給日本鬼子生產糧食,為什麼拒絕抗日力量進入隗鎮?蘇君成當然回答不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