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到了午時,蘇顯北和小宜才從崔老家回來,浩哥留在姨母處沒有回來,浩哥從四歲被送到寺廟生活,去年臘月接回他後,開始碧雲她們跟著他吃素菜,後來受不了就做了一個肉菜放在她姐弟宜邊上,小宜不知道怎麼想的,給浩哥夾了一塊瘦肉並期盼的看著浩哥,從那開始浩哥變成了無肉不歡,姨母常年素食,浩哥無肉不歡,飲食的差異使得浩哥不怎麼去陪姨母用餐,今天午食卻不回來,也不知道中間有什麼她不知道的事......
在古代男女之別深植人心,所以只要有客人來家,不管是什麼人,都要分開三波吃,蘇顯北和小宜一席,碧雲自己一席,下人一波,食不言,悄沒聲的動作優雅的吃完午食,也到了他們要離開的時候。
蘇顯北拿著碧雲給他準備的包袱掛在自己馬背上,這個包袱他要親自拿著,對石大沒有眼色的伸出的手他無視了,就象碧雲說的智商這個東西不是什麼人都會有的。
其實石大覺得他很冤,他這樣貼心的舉動沒有得到表揚就算了,結果得到的是白眼,做人難做個貼心的護衛更難。
蘇顯北從山谷出來,和在蓮花村的隨從匯合,賞了孫貴十兩銀子並囑咐了些話才坐船回到落英鎮,等在鎮上的石二等人都有點急了,世子爺應該中午前回來,這是從沒有過的事情,石二和石大是親兄弟,石大有勇無謀,石二功夫沒有石大好,但是智商高到三個石大都比不過。
石二看著隨世子爺下來的大哥,狠狠有瞪了他兩眼,自己這兄長腦子就是擺設,怎麼就不知道勸著點世子爺呢,都這個點了,回去覆命一定晚了,“爺,您吃飯了嗎?奴才準備了些吃食。”
“吃了,時間不多了,你準備兩天的乾糧。”蘇顯北從船上下來,對迎著他過來的石二快速的吩咐道。
“爺,都準備好了。”石二跟在世子爺身後邊向岸上走,邊回答道。
蘇顯北點點頭,他今天回來的晚上,本來從那位處出來就應該馬上啟程離開的,結果看到碧雲給準備的午食就開不了口,這一晚只能在路上加快了。
蘇顯北他們這一行人,一天一夜幾乎沒有怎麼休息過,這一路因鄰近京都流民少了很多,但是物價漲了許多,糧食價格更是翻倍的漲,原來米十五文,面十二文,現在米三十二文,面二十五文,精米精面更是有到了五十文左右,好多食肆都關門了,糧食太貴,做出來也沒有人買。
京都附近都這樣,其它地方不知道糧價成什麼樣了,當今皇上生病在宮裡沒上朝,群臣無首一件事爭來爭去誰也不想擔負責任也就沒有人做決定。
眾人在關城門前進了城,原來京都是不關城門的,年前京兆尹才規定一更三點(戌時五刻)敲響暮鼓,關城門,禁止出行;五更三點(寅時五刻)敲響晨鐘,開城門,開禁通行。
老人們常說城門開,言路閉,城門閉,言路開,歷代京都城門的關閉,預示著這個朝代也開始漸漸的衰落,但是朝廷還是同意了京兆尹關城門的摺子。
回了長安城蘇顯北沒有停留的往皇宮交差,今天就是差事到期日,在御書房把這段時日的所見都稟告了皇帝,本來坐在床上的皇帝直接吐血倒了下去。
總管太監宋公公邊打發小太監宣太醫,邊從枕頭邊拿出藥丸喂皇帝吃下去。
看著跪著的蘇顯北,唉聲嘆氣道:“蘇將軍,咱家剛才都和您說了,陛下他老人家身體不好,您回話委婉點呀。”
蘇顯北面無表情的看了看蘇公公,點了點頭,但是熟悉蘇顯北的人能感覺到他在宋公公面前沒有在別人面前那樣冷硬。
宋公公看著眼前的人,覺得還是把他打發出去自己心裡舒服,便讓小太監帶人到偏殿候著。
蘇顯北剛走到門口就碰到急急進來的太醫院左右院判劉江兩位院判,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