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山之戰的硝煙剛剛散去,空氣中還瀰漫著刺鼻的火藥味和鮮血的腥味,長江兩岸的局勢卻依舊劍拔弩張,彷彿一張被拉至極限的弓弦,隨時可能迸斷。與此同時,範傳鑫和王浩所率隊伍,嚴格遵照韓靖的指令,提前在險要之地修築好了防禦工事,精心做好派兵部署。他們如同潛伏在暗處的獵豹,靜靜等待著獵物的到來。當清軍大搖大擺地進入他們的埋伏圈時,兩人對視一眼,眼神中閃過堅定與決絕,果斷下令出擊。一時間,喊殺聲震天,槍炮齊鳴,他們給予了清軍沉重打擊,取得了西線伏擊戰的全面勝利。戰士們歡呼雀躍,興奮地揮舞著手中的武器,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這場勝利無疑給了他們極大的鼓舞。
而陸軍第二軍這邊,軍長張獻忠與副軍長兼政治委員李定國正面臨著新的嚴峻挑戰。受代善指令,耿仲明、尚可喜所部清軍在長江另一側蠢蠢欲動,他們心懷鬼胎,企圖搶佔長江西側沿岸有利地勢,進而踏入江漢平原,一舉突破民義軍的防線。這股清軍為清軍中的漢八旗,由於受孔有德影響,在該軍中也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火銃兵配合步兵作戰,兵力約五萬人。他們經過幾日的急行軍,秘密抵達河南淅川縣郊外,計劃趁著夜色對民義軍發起突襲,打民義軍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李定國心思縝密,如同夜空中敏銳的貓頭鷹,早有防備。他在清軍行動的前一日夜晚,便率領部分精銳悄然渡江。到達對岸後,戰士們爭分奪秒,在夜色的掩護下修築防禦工事,同時有條不紊地進行兵力部署。儘管夜色深沉,寒風凜冽,如刀割般刮過臉頰,但戰士們沒有絲毫懈怠,他們深知此次任務的艱鉅,每一個動作都迅速而有力。有的戰士雙手磨出了血泡,卻只是簡單包紮後又繼續投入工作;有的戰士累得氣喘吁吁,卻仍咬牙堅持,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守住防線,不能讓清軍得逞。
戰士們雖因長時間潛伏而疲憊不堪,但精神始終高度集中,時刻留意著敵軍動向。當耿仲明、尚可喜率領的清軍大部隊逐漸靠近渡口時,隨著一聲令下,戰鬥瞬間打響。民義軍猶如天降神兵,從隱蔽處一躍而出,喊殺聲震徹雲霄,彷彿要將這寂靜的夜晚撕裂。“殺啊!”“為了家園!”戰士們的呼喊聲中充滿了憤怒與鬥志。
民義軍充分發揮火器優勢,解放式步槍噴射出密集的火舌,子彈如暴雨般射向清軍。清軍雖然也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火銃,然而面對民義軍如疾風驟雨般猛烈的火力攻勢,這些火銃的威力在起初顯得微不足道,清軍士兵們一時難以招架,陣腳大亂,死傷無數。戰場上,清軍士兵們慘叫連連,有的捂著傷口在地上痛苦翻滾,有的被擊中後直接倒地不起,鮮血迅速在冰冷的土地上蔓延開來。
但清軍很快組織起了火銃隊進行還擊,他們在開闊地帶毫無掩體可依,卻仍朝著民義軍的方向瘋狂射擊。火銃隊的反擊給民義軍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看著身邊的戰友們陸續倒下,李定國心急如焚。他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忖:若繼續這樣近距離對峙,民義軍的優勢將難以保持,且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於是,李定國當機立斷,大聲下令:“立刻拉開與清軍的距離!”民義軍戰士們迅速響應,有序地向後撤退,在撤至距離清軍150米開外的位置時停下。這個距離,剛好處於解放式步槍的有效射程內,卻又超出了清軍火銃的射程範圍。李定國看著眼前的局勢,心中稍安,他知道,這是他們扭轉戰局的關鍵。
張獻忠和李定國指揮若定,他們巧妙地運用戰術,將耿仲明、尚可喜的五萬人馬分割包圍。民義軍憑藉解放式步槍射程遠的優勢,持續向敵人射擊。機槍手們也不甘示弱,他們緊盯著前方,手指緊扣扳機,不停點射著那些妄想強行突圍、衝鋒在前的清軍士兵,一道道火網讓清軍的突圍企圖化為泡影。“噠噠噠”,機槍的聲音在戰場上格外刺耳,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