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文化人徐宣(2)

話說那徐宣,於王莽統治之朝,身擔講學大夫之重任,專門負責向王莽傳授《易經》之學。彼時,王莽當政,特設立六經祭酒此等官職,其地位尊崇無比,堪比上卿。而徐宣所任之講學大夫,實則亦等同於祭酒一職。

想那時,能獲此職者,皆為學術界之翹楚。徐宣既為講學大夫,便有機會直面至高無上的統治者王莽,親授經典要義。由此足見,他於《易經》之研究,已然達到了高深莫測之境,其造詣堪稱登峰造極,且極具權威性。

徐宣之學術地位,不單體現於與王莽之親密關聯,更展現在他對當時整個學術領域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之上。遙想當年,若欲得朝廷之認可,並榮膺這般至關重要的學術要職,非得具備真才實學不可。徐宣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定然是因其在《易經》的闡釋及傳承方面,擁有獨樹一幟的見解與行之有效的法門。

正是憑藉著如此卓越的學術成就以及崇高的學術地位,徐宣成功地為徐防家族的書香傳承築牢了堅如磐石的根基。自此以後,徐家子弟受其恩澤,得以在學術之路上不斷精進,將家族之榮光代代相傳。

其子徐憲(1)也傳承的學業,依然從事講授易經的工作。除此之外,關於他的其他具體生平事蹟記載較少

徐宣對後世的影響比較有限且較為間接,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學術傳承方面:

家學傳承的推動:徐宣以《易》教授王莽,這一行為本身就體現了他在《易經》研究和教學方面有一定的造詣。他的教學活動可能在一定範圍內推動了《易經》的傳播和研究,為後來的易學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其後代徐防的父親徐憲繼承了講授《易經》的家學,徐防本人也出生在書香世家且對《五經》有深入的研究,這一家學傳承的脈絡與徐宣的學術活動不無關係。徐防後來在東漢的政治舞臺上積極倡導儒學,推動太學教育的規範化,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家族學術傳統的影響。

對經學研究風氣的潛在影響: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徐宣的學術活動可能對當地或一定範圍內的經學研究風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激勵了更多人對經學的學習和研究,為東漢時期經學的發展營造了一定的學術氛圍。不過這種影響相對較為區域性和間接,缺乏明確的史料記載來詳細印證其具體的影響範圍和程度。

政治文化方面:

樹立了學者從政的某種典範:徐宣作為講學大夫,與政治權力有一定的聯絡,他教授王莽的經歷使得學術與政治產生了互動。這種學者與政治人物的聯絡,在一定程度上為後世的學者從政提供了一種範例或啟示,即學者可以透過自己的學術知識和影響力參與到政治事務中,為國家的治理和發展貢獻力量。當然,這種影響是基於一種潛在的示範效應,並非直接的制度或行為模式的傳承。

對政治人物形象塑造的影響:王莽在未篡位之時,受徐宣等老師的教誨,獨守清淨、生活簡樸、為人謙恭、行為檢點、作風嚴謹,很快聲名遠播,成為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徐宣等師者的教導對王莽早期形象塑造產生了積極影響。雖然王莽後來的行為與早期形象大相徑庭,但這種早期形象的塑造在一定時期內對政治人物的形象塑造和社會對政治人物的期望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也為後世提供了一個值得思考和借鑑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