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東吳大臣徐平

徐平,表字伯先,乃是徐陵之子。他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才華與智慧,聲名遠揚。在那風雲變幻的時代裡,諸葛恪奉命征討山越之時,聽聞了徐平的大名,特意邀請他擔任自己的丞官。

此後,徐平因功績卓著而得以升遷,成為了武昌左部督。在這個職位上,他兢兢業業,全心全意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對待每一項事務都一絲不苟。正因如此,他麾下計程車卒們也深受其感染,無不竭盡全力地效忠於他。

話說這徐陵在世之時,曾在太末縣為官。他一生清廉公正,政績斐然,深得孫權的器重與賞識。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徐陵不幸離世之後,家中竟遭遇了一場浩劫。當地那些橫行霸道的地方霸主以及強人們覬覦他家的財產已久,趁此機會蜂擁而至,將他家的田地、童僕、奴婢等等洗劫一空。可憐徐陵的幾個兒子,其中就包括徐平在內,一下子陷入了艱難困苦的境地。

所幸的是,當時有位名叫駱統的仁人志士知曉了此事。他一方面挺身而出,代替徐平向官府申訴冤情,義正言辭地辨明是非曲直,並懇請官府嚴懲這些作惡多端的壞人;另一方面,他還親自修書一封呈給孫權,詳細陳述了徐陵生前的種種功績以及如今其子所遭受的苦難,懇請孫權能夠念及舊情,廣施恩澤,對徐平予以救濟和關照。

孫權聞知此事後,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徐陵乃忠臣良吏,其子女不應受此磨難。於是當即下令,安排徐平前往丹陽,讓他在諸葛恪的麾下任職。從此,徐平迎來了人生新的轉機……

駱統,生於公元 193 年,卒於公元 228 年,表字公緒,乃是會稽郡烏傷縣人士,也就是如今的浙江義烏一帶。他的父親駱俊,曾任陳國國相一職,位高權重。然而,駱俊卻因為堅守原則,拒絕了袁術借糧這一無理要求,從而招致袁術的怨恨。最終,袁術派遣刺客將駱俊暗殺,使得駱統幼年便失去了父愛和家庭的溫暖。

儘管遭遇如此重大變故,但年幼的駱統並未因此而消沉氣餒。相反,他自幼立下遠大志向,決心繼承父親的遺志,奮發圖強,以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業。在成長的道路上,駱統飽讀詩書,研習兵法謀略,不斷提升自身的學識和能力。同時,他也注重品德修養,為人正直善良,廣結良朋益友,逐漸在當地嶄露頭角。

建安四年(公元 200 年),這一年對於年僅八歲的駱統來說,無疑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就在這一年,他的母親改嫁他人,成為了華歆的小妾。年幼的駱統不得不跟隨親戚一同踏上歸鄉之路,返回烏傷。

離別那天,駱統的母親前來送行。當他拜別母親登上馬車之後,小小的身影始終面朝前方,未曾回過頭去張望一眼。儘管身後傳來母親悲痛欲絕的哭聲,但他依然堅定地坐在車上,不肯回望。趕車的人於心不忍,輕聲提醒道:“夫人還站在那裡呢!”然而,駱統卻只是淡淡地回答道:“我不願增添母親的思念之情,故而不敢回頭看她。”

回到烏傷後,駱統侍奉嫡母極為恭敬謹慎,凡事都以嫡母為先,從無怨言。然而,當時正值災荒之年,無論是鄉里鄉親還是遠道而來的人們,大多生活艱難,陷入困境之中。面對如此情景,善良的駱統心中滿是憂慮。為了能夠幫助那些處於飢餓邊緣的人們,他毅然決定減少自己的飲食份額,將節省下來的食物分發給更需要的人。

駱統的姐姐見他日漸消瘦,心中既心疼又疑惑。這位仁愛的女子品行高潔,因丈夫早逝且無子而歸家居住。她留意到弟弟的變化,多次關切地詢問其中緣由。起初,駱統總是默默不語,不願讓姐姐擔心。但最終,在姐姐的一再追問下,他才緩緩開口說道:“如今這世道,士大夫們就連那粗糙的糟糠都難以果腹,我又怎能只顧自己一人吃飽飯呢?”聽到這番話,姐姐不禁潸然淚下,埋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