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南朝宋大臣徐謙之

徐謙之,乃南朝宋大臣徐湛之的次子。其家族源遠流長,根正苗紅,乃是出自東海郯縣的名門望族。徐謙之的母親更是身份顯赫,乃會稽公主劉興弟,其外祖父則是開創南朝宋基業、威名赫赫的宋武帝劉裕。

時光回溯至元嘉末年,一場驚天動地的變故驟然降臨。當時,身為太子的劉劭因行巫蠱之事東窗事發,深知自己即將面臨被廢黜的命運。走投無路之下,劉劭悍然發動政變,竟喪心病狂地弒殺了親生父親——宋文帝劉義隆。而就在那驚心動魄的時刻,徐湛之恰好也身處宮中,不幸與劉義隆一同慘死於劉劭的屠刀之下。在此場浩劫之中,徐謙之亦未能倖免,命喪黃泉。

令人惋惜的是,儘管這段歷史充滿了血腥與悲劇,但有關徐謙之個人具體的生平事蹟以及其他諸多細節,由於現存史料的侷限,我們已無從知曉更多詳盡的資訊。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他無辜喪命於劉劭之亂這場禍事,無疑成為了南朝宋歷史長河中的一個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劇性節點。

劉劭,字休遠,乃是南朝劉宋時期的第四任皇帝。他於公元 424 年降臨人世,其生母乃尊貴的皇后袁齊媯。作為宋文帝劉義隆的嫡長子,劉劭從一出生就註定了不平凡。

然而,劉劭的誕生卻伴隨著一番波折。元嘉元年,當這個小生命呱呱墜地之時,他的父親劉義隆正處於服喪之期。按照當時的禮教習俗,服喪期間不宜張揚喜事,因此,儘管喜得貴子,劉義隆也只能將劉劭出生的訊息暫時隱瞞下來,秘而不宣。

起初,劉義隆給兒子取的名字是劉劭,這兩個字由“召”和“刀”組成。但或許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劉義隆對這個名字感到不太滿意,認為其中的“刀”字略顯凶煞之氣。於是乎,他決定更改其中一字,將“刀”改為“力”,如此一來,劉劭的名字便成了如今我們所熟知的模樣。

時光荏苒,轉眼來到了元嘉三年。這一年的閏正月,服喪期滿的劉義隆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地向世人宣告自己長子的降生。至此,劉劭的存在正式被公開,他開始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開啟屬於他那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之旅。少年英姿

話說那劉劭,年僅六歲便已貴為太子,居於永福省內。其父皇劉義隆對其寵愛有加,不僅派遣中庶子率領著東宮二率禁軍前往值守宮殿,以保安全無虞,更是不惜耗費巨資為他精心打造了一座美輪美奐、氣勢恢宏的宮殿。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元嘉十五年(公元 438 年)的盛夏四月,此時的劉劭已然長成一十二歲的翩翩少年。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季節裡,他正式遷入東宮居住,並迎娶了黃門郎殷淳之女作為自己的太子妃。劉義隆更是特意為他舉辦了一場盛大而莊重的冠禮儀式,以示重視。

自幼聰慧好學的劉劭,對於史書經傳有著濃厚的興趣,常常手不釋卷地研讀其中的智慧與謀略;同時,他也熱愛騎馬射箭等武藝活動,練就了一身矯健的體魄和高超的技藝。隨著年齡的增長,劉劭身形愈發高大挺拔,足有七尺之長,加之其面容俊秀,風度翩翩,實乃人中龍鳳。

在東宮內,劉劭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他時常親自過問宮中大小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喜好結交賢士名流,時常於東宮設宴款待賓朋好友,暢談天下大事。當時,只要是劉劭心中所想之事,劉義隆幾乎無不應允,對他可謂是百依百順。此外,劉義隆還給劉劭的東宮配置了大量精銳兵馬,其兵力之強盛甚至可與皇帝直屬的禁軍羽林衛相媲美。

元嘉十七年(公元 440 年),劉劭率眾離開京城京口,前往祭拜興寧陵。此次出行,陣容堪稱豪華,隨行人員包括大將軍彭城王劉義康、司空江夏王劉義恭、竟陵王劉誕以及尚書桂陽侯劉義融等一眾王公貴族。一路上旌旗飄揚,浩浩蕩蕩,好不威風。

元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