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養豬,還沒有後來的豬飼料,都是吃豬草——蒲公英、構樹葉、麵條菜、筧菜、灰灰菜、馬齒筧等。
林雲青想起後世一個朋友開過養豬場,不過人家的養豬場那是現代化規模化的。
是集養殖加工於一體的大工廠。
一頭豬進去,出來就是成品的火腿腸、罐頭、燻肉等加工產品。
當時她就聽那個朋友說過一點養豬的心得,比如用豆渣、麥麩等配合飼料來餵養。
現在是七十年代,豬飼料肯定是沒有的,豆渣、麥麩這些東西也不捨得給豬吃。
所以養豬場餵豬還是用的豬草居多。
在養豬場待久了,無論是林雲青還是胡醫生,都對豬能吃的草有了大概的瞭解。
因為臨近豬的預產期,林雲青變得無比謹慎,經常提醒養豬場幾人,要注意檢查豬草,別混進去不好的東西。
原本只是防範於未然,卻沒想到,有一天真的在裡面發現一種不該存在的草。
這件事還要歸功於胡醫生。
胡醫生這人呢,從會說話起就開始背藥方,從小到大都跟醫學分不開。
他時刻謹記長輩的教誨,無論是做什麼事,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醫生治病救人,一不小心來個失誤,那事情可就大條了。
胡醫生這種謹慎的個性,即使是現在成了獸醫,也沒有改。
林雲青提醒了一次要注意檢查豬草,他就把這事掛在心上。
每天在劉老根兩人開始做豬食前一定要檢查豬草。
劉老根總笑他:“我們大隊的人採豬草多有經驗,不會弄錯的,不用這麼小心。”
大花嬸子也說:“這每天檢查兩遍多麻煩,我看你隨便看一看得了。”
這要不是胡醫生在他們倆面前已經展示過他的能力,倆人現在都要覺得他是故意耽誤他們時間了。
但胡醫生不聽啊,無論別人說什麼,他都堅持要檢查了豬草,才給豬吃。
就在第一頭母豬預產期的前一天,還真給他檢查出一樣不對勁的草來了。
這東西一拿出來,用不著胡醫生的專業知識,劉老根和大花嬸子都知道。
“這玩意吃了會拉肚子!”
“哎呀,是誰弄錯了啊,這可差點就出事。”
劉老根黑著臉說:“我找大隊長去,這不是害我們嗎?”
劉老根是個人精,他才不信是別人不小心混進去的。
這草吃了會拉肚子,那是他們全村都知道的事兒。
只要有眼睛會看,就不會把這東西混到豬草裡。
劉老根這會只想到自己和大花嬸:“肯定是有人不想讓咱們在養豬場幹,故意害咱們的!”
“到時候他們肯定說我倆年紀大,眼神不好。”
大花嬸子也認為是這樣,拍著大腿就嚎:“這些喪良心的,我就知道他們記恨我能來養豬場幹活!不行,我也得找大隊長去。”
倆人對視一眼,眼睛裡都帶著堅定,他們不能失去養豬場的工作!
來養豬場幹活又輕鬆工分又高,有時候部隊給發福利也有他們的一份。
這工作大家是搶著來的。
劉老根和大花嬸都是可憐人,一個是孤寡老人,一個是家裡丈夫生病,孫子還小。
大隊長選了他們倆,就是為了幫扶他們。
但他們倆心裡都清楚,村裡有多少人都嫉妒他們呢。
肯定是那些人想使壞!
這下子,倆人都顧不上跟胡醫生他們說什麼了,拔腿就往大隊部跑。
要去找大隊長主持公道。
胡醫生看著倆人的背影搖搖頭:“這村裡也一樣勾心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