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濟世醫館”成功治癒異國怪病的訊息傳開,不僅在大唐國內引發了轟動,就連周邊國家也對“濟世醫館”的醫術讚不絕口。不少國家派遣使者前來長安,希望能與“濟世醫館”建立合作,學習先進的醫術,或是邀請醫館的醫師前往他們的國家進行醫療援助。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機遇,蘇然和醫館的骨幹們召開了緊急會議。眾人圍坐在一起,氣氛熱烈而又緊張,每個人都各抒己見。
“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們可以藉此機會將‘濟世醫館’的名聲傳播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的人受益於我們的醫術。”一位年輕的醫師興奮地說道。
“但我們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外派醫師意味著醫館內部的人手會更加緊張,而且不同國家的環境、病情都有所不同,這對我們的醫師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醫師皺著眉頭,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蘇然靜靜地聽著大家的發言,心中也在權衡利弊。她深知這是“濟世醫館”走向世界的絕佳契機,但同時也明白其中蘊含的風險。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她做出了決定:“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我們可以先挑選一批經驗豐富、醫術精湛的醫師,組成醫療援助團隊,前往一些有需求的國家進行短期援助。同時,我們要加快培養新的醫師,確保醫館內部的正常運轉。”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於是,在蘇然的精心組織下,一支由十名優秀醫師組成的醫療援助團隊成立了。他們收拾好行囊,帶著“濟世醫館”的使命和希望,踏上了前往異國的征程。
第一個目的地是南方的一個小國——南詔國。南詔國地處偏遠,醫療條件十分落後,百姓們飽受各種疾病的困擾。醫療援助團隊到達後,立刻受到了南詔國百姓的熱烈歡迎。他們顧不上旅途的疲憊,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在南詔國,醫師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疑難病症。有些病症是他們在大唐從未見過的,但他們憑藉著紮實的醫學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努力尋找著治療方法。他們不僅為患者治病,還積極傳授當地的醫師醫學知識和治療技巧,幫助他們提高醫療水平。
然而,在援助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南詔國的一些傳統勢力對大唐的醫術持有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外來的醫術無法適應南詔國的國情,甚至暗中阻撓醫療援助團隊的工作。有一次,一位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病情突然惡化,這些傳統勢力便藉機大做文章,聲稱是大唐醫師的治療方法有誤,導致患者生命垂危。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醫療援助團隊的負責人立刻組織大家進行會診。經過仔細的檢查和分析,他們發現患者病情惡化是因為自身的特殊體質和之前服用的一種草藥發生了衝突,與他們的治療方法並無關係。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醫師們向患者和南詔國的百姓詳細解釋了病情的緣由,並採取了有效的治療措施,最終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這次事件讓南詔國的百姓對大唐醫師的醫術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信任,那些傳統勢力也不再敢輕易質疑。醫療援助團隊在南詔國的工作逐漸步入正軌,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南詔國國王和百姓的高度認可。
在南詔國的援助工作即將結束時,國王親自設宴款待醫療援助團隊。宴會上,國王對蘇然和“濟世醫館”表達了誠摯的感謝,並提出希望能長期邀請“濟世醫館”的醫師留在南詔國,幫助他們建立一所現代化的醫館。
面對國王的請求,醫療援助團隊的成員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們深知這是一個為“濟世醫館”拓展海外影響力的好機會,但同時也擔心長期留在南詔國會影響“濟世醫館”在大唐的發展。他們將這一情況彙報給了蘇然,等待她的指示。
蘇然接到訊息後,再次陷入了沉思。她知道這是一個關乎“濟世醫館”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