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匿名小冊子的危機後,“濟世醫館” 在長安百姓心中的聲譽逐漸恢復,患者數量也穩步回升。蘇然本以為醫館能在中西醫融合的道路上平穩前行,然而,新的挑戰毫無徵兆地降臨。
朝廷對醫學領域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開始頻繁出臺一系列政策規範。這次,一道新的詔令讓 “濟世醫館” 陷入了兩難境地。詔令規定,所有醫館開展的醫學研究必須經過朝廷嚴格稽核,審批流程繁瑣且耗時長久,還需繳納高額的稽核費用。這對於正處於關鍵發展階段的 “濟世醫館” 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每一項中西醫融合的研究都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源,如今加上高額的稽核費,醫館的資金鍊面臨斷裂風險。而且漫長的審批週期會嚴重延誤研究進度,一些時效性強的研究專案甚至可能因此錯過最佳時機。
與此同時,一家新的醫館在長安悄然崛起,名為 “同德醫館”。館主陳德茂是一位醫術精湛且頗具商業頭腦的醫師,他看到 “濟世醫館” 在中西醫融合領域取得的成就後,心生嫉妒,決定效仿並試圖超越。陳德茂不惜重金從各地聘請了一批中西醫醫師,組建了自己的研究團隊。他還四處拉攏 “濟世醫館” 的合作伙伴,試圖切斷 “濟世醫館” 的藥材供應和學術交流渠道。
面對這雙重危機,蘇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她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勁兒被徹底激發出來,她決定召集醫館的全體成員,共同商討應對之策。會議上,氣氛凝重,大家都意識到了局勢的嚴峻。
負責財務的趙管事憂心忡忡地說:“這次朝廷的稽核費用實在太高了,我們的資金儲備最多隻能撐過這一輪,要是研究專案被駁回,那損失可就大了。”
一位年輕的醫師氣憤地說:“那個‘同德醫館’太過分了,到處挖我們的牆角,還搶我們的生意,我們不能就這麼坐視不管!”
蘇然沉思片刻後,冷靜地說:“朝廷的政策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想辦法最佳化申請流程,提高獲批的機率。我們要組織專人整理研究資料,確保申報材料完整、準確,突出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同時,積極與朝廷相關部門溝通,爭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援。”
對於 “同德醫館” 的競爭,蘇然提出:“我們不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我們要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患者的聯絡,提高服務質量。還要加大醫學研究的力度,儘快取得更多的突破性成果,用實力說話。”
為了節省資金,蘇然帶領大家對醫館的各項開支進行了細緻梳理,削減不必要的費用。同時,她親自拜訪長安城內的富商和鄉紳,向他們闡述 “濟世醫館” 的理念和前景,爭取到了一些寶貴的資助。
在研究方面,蘇然鼓勵醫師們加快研究進度,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拿出具有重大價值的成果。經過日夜奮戰,研究團隊在治療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結合中醫的養血補氣理論和西醫的血液淨化技術,成功研製出一種新的治療方案。
蘇然抓住這個機會,再次舉辦了一場大型的醫學成果展示會。展示會上,她詳細介紹了新的治療方案,並用實際案例和資料證明了其有效性。這場展示會吸引了眾多醫界人士和百姓的關注,“濟世醫館” 的名聲再次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