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然和李明軒的婚禮在眾人的祝福中圓滿落幕,可他們投身醫學事業的腳步卻從未停歇。婚後不久,蘇然全身心地投入到醫館的日常坐診中,每日天還未亮,她便來到醫館,整理前一天的病例,為新一天的看診做準備。前來求醫的百姓絡繹不絕,有因風寒咳嗽不止的老人,有頑皮受傷的孩童,還有為孕育新生命而擔憂的婦人。蘇然總是耐心地為每一位患者診治,她的眼神專注而溫和,手中的脈象輕輕一搭,便能精準判斷病情。
“蘇大夫,我這咳嗽都好幾個月了,吃了好多藥都不見好,您快幫我看看。” 一位面色蒼白的老人焦急地說道。蘇然輕輕為老人把脈,隨後又仔細檢視了他的舌苔,緩緩說道:“老人家,您這是體內有寒,再加上肺氣不足。我給您開幾副中藥,調理一下身體,平日裡也要注意保暖,多吃些潤肺的食物。” 老人聽後,眼中滿是感激:“蘇大夫,您真是神醫啊,聽您這麼一說,我心裡踏實多了。” 蘇然微笑著安慰老人,又詳細地囑咐了藥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在為患者診治的間隙,蘇然還不忘將自己多年積累的醫學知識傳授給身邊的年輕醫師。她常常把他們叫到身邊,結合實際病例,深入淺出地講解病症的原理和治療方法。“你們看,這位患者的脈象虛弱,舌苔發白,這是典型的虛寒之症。在用藥時,要注重溫補,同時也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藥方的劑量。” 年輕醫師們圍在蘇然身邊,認真聆聽,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蘇然都一一耐心解答。
李明軒則把精力主要放在改善醫療設施和最佳化醫療資源分配上。他深知,要讓更多百姓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不僅要有醫術精湛的醫生,還要有完善的醫療設施。於是,他四處奔走,積極與朝廷溝通,爭取更多的資金用於醫館的擴建和裝置的更新。在一次與朝廷官員的會面中,李明軒誠懇地說道:“大人,如今百姓對醫療的需求日益增長,可我們的醫館設施陳舊,很多先進的醫療裝置都沒有。這不僅影響了我們的治療效果,也讓百姓看病多有不便。懇請朝廷能撥出專項資金,支援醫館的建設。” 官員們被李明軒的真誠和對百姓的責任感所打動,經過商議,決定加大對醫館的投入。
有了資金支援後,李明軒便開始著手醫館的擴建工程。他親自參與設計,力求打造一個寬敞、舒適、功能齊全的醫療場所。在施工現場,李明軒每天都會前來監督,確保工程的質量和進度。他與工人們一起商討施工細節,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這裡的採光要再最佳化一下,讓患者在看病時能感受到更多的溫暖。還有這個藥房,要設計得更加合理,方便藥劑師配藥。” 李明軒認真地對工人們說道。在他的努力下,醫館的擴建工程進展順利,一座嶄新的醫館逐漸呈現在人們眼前。
然而,就在他們的事業穩步推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怪病在周邊地區悄然蔓延。這種怪病症狀奇特,患者先是全身乏力,接著面板會出現紅斑,隨後病情迅速惡化,許多當地的醫生都對此束手無策。蘇然和李明軒得知訊息後,立刻決定前往調查。他們帶領著醫療團隊,日夜兼程趕到疫情發生地。
到達後,蘇然和李明軒顧不上休息,便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他們深入患者家中,詳細瞭解病情,採集樣本進行研究。蘇然仔細觀察著患者的症狀,心中暗自思索:“這種怪病的症狀從未見過,必須儘快找到病因,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李明軒則負責協調當地的醫療資源,組織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隔離和護理。在調查過程中,他們發現這種怪病似乎與當地的水源有關。於是,蘇然帶領團隊對水源進行了全面檢測,終於發現水中含有一種未知的毒素。
找到病因後,蘇然和李明軒立刻組織團隊研究治療方案。他們查閱了大量的醫書和資料,嘗試了各種藥物,但效果都不理想。就在他們感到迷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