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超醒來後,面有愧色,抽出腰刀,跪地言道:“有負恩相所託,唯有一死以謝罪。老都管、兩位虞侯,請為我做個見證。實乃中了奸人之計,並非索超畏戰。”
老都管與他相識數日,深知其並無過錯。況且如今眾人皆有罪,若他以死謝罪,其他人又當如何?遂攔住他道:“將軍莫要輕言捨棄有用之軀。此乃奸徒惡人之計,我等雖疏於防備,但罪不至死。當務之急,唯有速向中書大人稟報,將軍帶人趕上去搜尋。若能追回物資,或可保名聲無損。將軍留待有用之軀,日後戴罪立功,亦未可知。”
索超聞老都管之言,情深意重,遂僅帶二十勇士疾馳追趕。而老都管等人則折返大名府,分道揚鑣,各自行事。
話說兩頭,朱武一行抵達京都之後,楊春與祖虯尋得一處酒肆小酌。此時,朱武身著華美羅衫,外罩茶籽紅衫,腰間以佛頭青絛相系,腳踏鹿皮靴,手捧精緻錦盒,叫小二擔著箱子,徑直奔向蔡府。,
至蔡府門前,朱武恭敬地呈上書信與名帖,詳細說明來意。門子接過名帖書信,不敢怠慢,立即轉交給堂前的張千辦。張千辦翻開名冊,仔細核對姓名,並留意到備註資訊後,心中明瞭此人乃可接見之貴客。於是,他手持書信名帖,步入內堂,將其呈遞給李都管。
李都管審閱過信和名帖,詢問了朱武的來意,隨後吩咐手下將朱武引領至前堂。他親自出面,與朱武相見,並寒暄了幾句。
經過此番周折,朱武方才深刻體會到,在這京都之中,欲求見這位文官之首,實屬不易。倘若沒有楊芝褚的這張名帖作為引薦,恐怕連送禮的門徑都難以找到。即便他願意傾盡萬貫家財,恐怕也難以踏入這扇權貴之門。
那日夜晚,蔡京返回府邸用膳之時,內府管家逐一稟報諸事。直至宴席將畢,方提及楊芝褚之名。蔡京聞此,心中默默思量許久,方才憶起此人,暗自在心中評價此人確實擅長鑽營:“楊鈴轄此番送來何物?呈上來讓我瞧瞧。”
內府管家聞言,躬身退出,門外早有下人備好禮物,隨即取來恭敬地呈於蔡京面前。蔡京僅僅瞥了一眼禮單,便微微頷首,面露滿意之色:
“有心了,楊戩的義子果然非同凡響,想來童太尉所言非虛,此子確實堪當大用。來人,將這塊石頭取去,制一枚私章,這顏色甚合我意。”此言一出,足見蔡京對此禮物的讚譽之情,一則因禮物貼心,二則因其確實珍貴難得。
內府管家見蔡京對此禮物評價頗高,心中一動,遂開口言道:“小人尚有一事需向太師稟報。”
蔡京正端詳著手中的墨錠,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心情格外舒暢,大手一揮:“但說無妨,何事?”
“這楊鈴轄送來的幹鮑魚,個個碩大無比,堪稱極品。小人特來請示太師,此次壽宴是否可用這些幹鮑魚。”
蔡京聞言,頗感詫異,問道:“極大?取來我看看,究竟有多大。”
管家行禮一拜,答道:“只需太師一眼,便能知曉,個個怕是不止兩頭鮑,如此眾多且品質上乘,實屬難得一見。”
蔡太師聞此,微微一笑,輕輕捋了捋鬍鬚:“取出半數送至楊戩府上,就說我不可平白受他之惠,但既然收了,這便是他應盡之孝心。其餘的儘快製成佳餚,壽宴名單上之人,每人分發一隻。”
管家聽後,方才退出內府,匆匆前去安排相關事宜。先安排人手將一半鮑魚送去楊府。又叫來心腹叮囑採購:“去取些錢找御廚幫個忙,需做的謹慎些,莫要落了人口裡。所需的材料一併備下送去。另外這四十二張請柬送出去。”
臨近生辰,本是滿心欣喜之際,誰能料到,數日之後,押送生辰綱的老都管、虞候,帶著那幾名廂禁軍,日夜兼程,匆匆趕回梁中書府邸。到了廳前,眾人皆恭恭敬敬地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