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李將軍,方收到楊芝褚送來的情報,不禁一驚。他麾下兵卒尚不足兩萬之數,若那西夏赫赫有名的鐵鷂子前來,他必然難以抵擋。時不我待,當下不敢有絲毫耽擱,當即把此情形上報小種經略相公。
豈不知,雙方皆未料到,那先鋒的五千兵馬已然全軍覆沒。楊芝褚那邊,繳獲的戰甲與兵刃不計其數,更有西夏的良馬數千匹之多,還俘虜敵軍兩千餘人,甚至有一名主帥落於其手。
小種經略相公得此情報,立刻差遣探子,催促快馬,火速探明軍情,於此同時,將手中精銳之士盡數集結,為一場大戰做準備。
第二日,情報傳至手中。果不其然,西夏方面出兵三千鐵鷂子,五千輕騎兵,三萬步卒,自三川口而出,已然逼近渭南關!此乃天賜良機,將軍心中恰似波濤洶湧。要知道,騎兵最為忌憚的是啥?其最怕的便是機動性被牽制。倘若讓其知曉行蹤,我方堅築壁壘與之遭遇而戰,宋國的鎧甲和床弩,定能與之決一雌雄!
小種經略相公精心調集五萬大軍,在峽谷之處搭建起堅固的牌樓。他們將威力巨大的床弩密密麻麻地架好,又在道路中央滿布的鐵蒺藜,四處設定了陷坑,還豎起了一排排拒馬,嚴嚴實實地擺好了陣型,靜靜地嚴陣以待。
與此同時,他又果斷命令李將軍,率領兩萬兵馬悄然包抄到敵軍的後路,準備好以火油、強勁的駑箭和威力巨大的投石車,將敵軍的後路徹底封堵。
由於暫時還不清楚,楊芝儲這邊的軍情實際情況,小種經略相公只是嚴令,其務必死守渭州,堅定堅持十日,等待援兵到來,絕不可出現絲毫差錯。此時的小種經略相公,心中豪情萬丈。
他在心中暗自盤算,如果此戰能夠一舉殲滅,這股西夏的精銳部隊,那麼邊疆必將能夠長久地得以安寧,甚至可以預見,此次大勝會讓西夏自此一蹶不振,在未來的許多年裡,都難以再對宋國邊境造成威脅!
楊芝儲接到命令之後,朱武將身快步向前:“大人,何不再做籌謀?可遣林將軍率一隊精銳騎兵,悄然伏於敵軍退路。待敵軍敗退之際,即刻率眾騎兵全力衝殺,如此,必能建不世之功,為此次大捷增輝!”
楊芝儲聽了,覺得此計甚是妙絕。當下便下達命令,命林沖帶領二百精銳騎兵,史進和花榮則率領一營身著重甲步兵,武松和魯智深再各領一營廂軍,立刻出發,悄悄埋伏在小路上,靜靜等候西夏兵敗歸來,然後出其不意地,對其潰兵發起致命一擊。
果不其然,三日後,西夏那支氣勢洶洶的大軍,如願在峽谷遭遇了宋國裝備精良的重甲步兵。雙方立刻展開了激烈無比的戰鬥,整整一下午的時間,戰場上喊殺聲震天,人仰馬翻,屍橫遍野,宛如一片人間煉獄。
隨著戰局的不斷發展,西夏軍隊漸漸招架不住,損失慘重,終於頂不住強大攻勢,瘋狂地試圖突出這個由宋軍構築的包圍圈,從東、西、南三路同時衝了出來,試圖開啟一條逃生的通道。
一支由五百匹駱駝組成的潑喜軍,略顯狼狽地出現在一條小路上。在他們身後,是三千步卒,他們歷經艱險,方才逃出生天,實乃殘軍。隊伍的行進緩慢。
林沖遠遠望見,心中暗喜。他深知,這些西夏的步卒雖人數眾多,但其隊伍鬆散,組織混亂,不堪一擊。他當機立斷,率領騎兵如疾風般衝鋒向前。“轟!”“轟!”“轟!”三聲低沉的炮響。戰鼓擂動,騎兵們迅速結成陣型,如波濤般朝敵軍猛撲而去。
與此同時,步卒們亦迅速展開行動,他們從兩側如猛虎下山般夾擊敵軍,將敵軍緊緊圍困在中央。
戰鬥的號角已然奏響,林沖身先士卒,手中長槍如電,光芒四射。只見他眼神銳利,一槍猛然刺出,那為首的敵將尚未回過神來,便已被這凌厲的一槍刺穿倒地,“轟”的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