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太子軒轅舟德不配位,行為失當,自即日起廢除其太子之位,責令返回封地閉門思過,未經傳召,不得擅自踏入都城!皇后李氏乃太子生母,母子情深,被迫分離,宛如刀割,特將皇后李氏降為凌妃,隨太子一同前往封地,同樣未經傳召,不得進入都城!欽此!”
劉公公唸完聖旨之後,緩緩合上卷軸。朝上眾人除了王爺和丞相仍站立著外,其餘大臣皆齊刷刷地跪地接旨。
李大將軍面色慘白,心如死灰。他瞪大雙眼,難以置信眼前發生的一切。想當初,他對軒轅舟寄予厚望,傾盡所有資源扶持他登上太子之位。可誰能料到,這個不爭氣的傢伙竟然如此糊塗,親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吶!不僅如此,連他的愛女也受到牽連,從高高在上的皇后淪為一個妃子。從此以後,想要東山再起恐怕比登天還難。
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過後,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每個人都心懷鬼胎。尤其是那些曾經堅定支援太子的官員們,此刻更是惶恐不安,生怕被李家這倒黴的一家子給連累,染上晦氣和黴運。他們紛紛暗中盤算著如何與李家劃清界限,以免遭受池魚之殃。而那些一直保持中立或者原本就反對太子的勢力,則暗自慶幸,覺得終於等到了一個剷除異己、鞏固自身權力的絕佳機會。一時間,整個朝堂風起雲湧,局勢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下了早朝後,陛下讓丞相一人前往御書房覲見。當丞相踏入那扇硃紅色的大門時,一股凝重的氛圍撲面而來。偌大的御書房內,陛下屏退了所有宮人,此刻僅有他們二人相對而坐,一片寂靜,連窗外傳來的鳥鳴聲都顯得格外突兀。
陛下靠在那張檀木椅上,一隻手扶著額頭,微微皺起的眉頭顯示出他心情極差。那張原本威嚴的面容此時籠罩在一層陰霾之下,彷彿隨時都會爆發雷霆之怒。
許久之後,陛下終於打破沉默,緩緩開口道:“如今太子被貶回封地,東宮之位已然空缺。說來也真是怪異至極,近期所發生的一切事端皆與東宮緊密相連,好似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太子之位註定要易主他人吶!”
陛下這番話語意味深長,暗藏玄機。丞相則靜靜地凝視著眼前這位高高在上的君主,心中暗自揣測聖意。須臾,他長嘆一口氣,回應道:“此事老臣亦覺甚是蹊蹺,然而至今仍未理清頭緒。這些事情猶如線團相互交織纏繞,著實讓人難以分辨其中因果關聯啊。”
陛下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丞相所言。緊接著,他話鋒一轉,問道:“六部官員已基本輪換一遍,丞相認為接下來又該輪到何人了?”
面對陛下突如其來的問題,丞相稍作沉吟,而後從容答道:“或許會輪到老臣也未可知。但無妨,若真有人對此虎視眈眈,想要取而代之,那就給他們好了。”
聽到丞相如此回答,陛下笑笑說道:“丞相莫不是故意在逗朕開心吧?朕怎感覺自身命運竟似被旁人牢牢掌控於鼓掌之間”
只見那丞相聞聽此言後,立刻從座位上起身恭恭敬敬地拱手施禮,並說道:“陛下乃真龍天子!乃是高高在上、統御萬民的一國之君!又怎會輕易受到那些奸佞小人們的脅迫!”
而端坐在椅子上的盛景帝,則面帶微笑輕輕揮了揮手,示意丞相先坐下來。緊接著,他緩緩開口問道:“如今這東宮之位已然空缺一日有餘,想必會引得越來越多心懷不軌之人蠢蠢欲動起來。丞相啊,依你之見,朕應當立誰為新一任的太子才最為妥當”
面對皇帝丟擲的這個棘手問題,丞相表面上依舊神色自若、波瀾不驚,但實際上心中卻暗自嘀咕起來:“這個老傢伙可真夠狡猾的,竟然把這麼個大難題直接丟給了老夫,分明就是想要推卸責任”,儘管內心早已憤憤不平,但丞相嘴上還是畢恭畢敬地回應道:“陛下明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