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談劇論道

陳映略感意外。這部戲的女主角定在黎明月身上,是因為程硯之偶然看到她練習《亂世佳人》默劇片段時的驚豔表現。如今他卻說要調整劇本,難道是因為今晚酒會的事?

“程導的意思是?”

程硯之從公文包裡取出一份修改稿:“原本的劇本里,女主角是個啞女。但我想加入一段戲,讓她在經歷變故後重獲聲音。就像今晚,在那樣的場合下,明月展現出的沉穩氣度,讓我覺得這個角色還可以有更多層次。”

陳映接過劇本翻看。確實,新增的情節讓角色更加立體,但同時也增加了表演難度。“這樣的改動……”

“我相信她能駕馭。”程硯之打斷道,“不過,投資方面可能要變動。”

提到投資,陳映心中一動:“藤井雄一?”

程硯之點點頭:“他最近頻繁來找我,聲稱要加大投資力度。”語氣中帶著幾分諷意,“表面上是看重這個劇本,實則不過是想借機滲透。”

夜風透過窗欞吹進來,庭院裡桂花的香氣愈發濃郁。陳映注意到程硯之的目光落在那盞老式吊燈上,眼神深邃。

“你知道嗎?”程硯之忽然說,“五年前,李秋芸最後一次公開露面,就是在日本領事館的酒會上。那天晚上發生了什麼,至今是個謎。”

陳映心頭一跳。程硯之今晚話裡話外,似乎都在暗示什麼。

“說起李秋芸,”陳映試探道,“她生前好像也接拍過程導的戲?”

“《舊夢如歌》這個劇本,其實是五年前就開始構思的。”程硯之的語氣忽然變得低沉,“原本是想請她出演。只是……”

只是人已不在。陳映在心裡默默接完這句話。她注意到程硯之說這番話時,神色間帶著追憶與遺憾,不像是作偽。

“今晚那個侍者交代,他收了錢在酒裡下藥。”程硯之話鋒一轉,“這背後的手筆,不像是沈芝蘭能做得出來的。”

陳映點點頭:“沈芝蘭最近頻繁出入日本領事館,大概是受人指使。”

“我查過那個侍者。”程硯之眯起眼睛,“他以前在日本領事館當過差。如果我沒猜錯,今晚這出戏,是衝著《青衣》來的。”

這個資訊讓陳映若有所思。沈芝蘭急於在《青衣》中出演女主角,而今晚如果黎明月當眾出醜,勢必會影響她競爭角色的機會。但這背後,恐怕還有更深的算計。

“說到《青衣》,”程硯之從懷中掏出一張發黃的劇照,“這是五年前的劇照,那時李秋芸正要接演這部戲。”

陳映接過照片,只見照片上的李秋芸著一襲青衣,眼神哀婉動人。這張照片顯然拍攝於她去世前不久。

“有意思的是,”程硯之繼續說,“當年《青衣》的投資方,也是日本人。”

這句話猶如一道閃電,讓陳映瞬間警醒。難道說,李秋芸的死與日本人有關?而現在他們又想故技重施?

“所以程導今晚來訪,是想提醒我什麼?”

程硯之站起身,走到窗邊:“我只是覺得,有些事情該有個了結了。”他回頭看向陳映,“《舊夢如歌》這部戲,我不會讓日本人插手。至於其他的……”他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或許我們能合作。”

窗外月色正濃,院子裡的桂花樹投下斑駁的影子。陳映望著程硯之的背影,忽然想起什麼:“程導去過南洋?”

“在新加坡待過一段時間。”程硯之語氣平淡,“那邊有些故事,你要聽聽嗎?”

“說說《舊夢如歌》這部戲吧。”陳映適時轉換話題,卻也在觀察程硯之的反應,“我很好奇程導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題材。”

程硯之重新在茶几前坐下:“這部戲講的是民國初年的故事。一個默默無聞的戲子,因為一場戰亂失去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