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對於遼東並不像對九邊那麼上心,缺餉少糧那是常態,要不是孫元化全力支援遼東,遼東恐怕早就被後金佔領,而支援去遼東的糧餉被層層剋扣,還沒出營地就先扣兩成給上官,在運輸途中在漂沒三成,明朝的“漂沒”指的是在糧餉運輸過程中被剋扣和損耗的現象。?在明朝,京師和邊軍的糧餉主要透過水路運輸,如京杭大運河和遼東海運。由於運輸過程中難免會有損耗和黴變,因此運到前線士兵手中的糧餉就有了“漂沒”一說。
起初,“漂沒”一般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不超過一成,但到了明朝後期,吏治敗壞,“漂沒”現象越來越嚴重。?
具體來說,“票沒”在明朝的運作機制如下:糧餉在經過兵部和戶部的流程時,會被剋扣兩成;到達各省時又被剋扣一成;再發放到各軍分割槽時,又會有一部分被剋扣;最終到各營時,往往只剩下不足三成。由於糧餉不足,部隊開始吃空餉,導致實際戰鬥力大減。
此外,“票沒”在明朝還有一層含義是指剋扣。這種現象不僅影響了軍隊的穩定和戰鬥力,也反映了明朝後期吏治的腐敗和社會的不穩定。
遼東只能虛報兵額以填補漂沒份額,只要是人無論男女老幼都算兵額,美名其曰軍民一心共抗建奴,可是朝廷只給一萬兵額的軍需,軍需到實際手裡只能養活三千士兵,面對十數萬的軍民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只能靠挖參以及獵殺東北虎,熊瞎子,鹿,狐狸等珍惜動物,以獲取中原地區極為珍貴的藥材和貂皮。
看到這個所謂東宋可謂是財大氣粗,不僅高價收購藥材和各種皮毛,還收木材,要知道東北什麼東西最多,那就是無邊無際的參天大樹,砍樹這種技術含量低,只要有把子力氣就能賺錢的買賣太讓黃龍興奮了。
而所謂的建什麼廠,還包吃住,現在給口飯吃隨便都能找到人,還是天亮幹到天黑的那種,黃龍現在看到金州海州甚至瀋陽遼陽為躲避建奴逃難過來的人每天都在增加,心裡也是心急,朝廷的態度基本是放棄了遼東,現在有人來給遼民帶來活路黃龍還是相當感激的。
黃龍帶著張輝以及其他幾個人在旅順這座城市裡四處閒逛著。他們一路走來,目光所及之處盡是令人心酸的景象。只見許多人僅僅將茅草鋪在地上當作床鋪,好在現在是夏天,冬天的話肯定要凍死人;而他們日常的飲食更是簡陋至極,只能以野菜和海藻充飢果腹。
眼前所見讓眾人深刻地感受到,這些遼民們的生活實在是太過艱苦。
張輝目睹此景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同情之情。他轉頭看向身旁的黃龍,語氣沉重地說道:“總兵大人您看,此地百姓生活如此艱難。瓊島正急需人力,不如我們在此詢問一下是否有人願意前往瓊島謀生,瓊島可是一年三熟。若有願去之人,東宋可給每人發放三兩銀子作為路費。”
黃龍聽後,眼睛頓時一亮,毫不猶豫地點頭應道:“好主意!我想肯定會有大把的人願意前往的。”說罷,他便急忙揮手叫來幾名手下,吩咐他們到各處大聲呼喊這個訊息。
於是乎,那些士兵們迅速分散開來,扯起嗓子開始向周圍的人們喊話:“鄉親們吶!現有一好去處——瓊島!那裡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只要你們願意前去,便可得到三兩銀子的路費啊!”一時間,原本安靜的旅順變得喧鬧起來,人們紛紛圍攏過來,交頭接耳地議論著這個突如其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