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火化的普及,現在做白事一行,開始接觸殯儀館,隔以前直接就是土葬。
現在殯儀館慢慢多了起來,但是都在偏遠的地方,而我們這裡的殯儀館,在t的山上,老天,路又陡,開車上去的路有點像秋名山公路一樣,九轉十八彎,彎彎不一樣,哪怕不暈車的在這繞幾下,都快吐,走路上去更是累的半死。
主打一個折磨唄,我們這,山頂是公墓,公墓下面就是殯儀館,在這裡我已無力吐槽。
老實說,山頂的公墓隨著埋的人越多,墓碑一座接一座的聳立,站在門口一看,頓時感覺到壓抑,整齊劃一的墓碑和每個墳墓的旁邊都有松樹,綠樹成林的下面是墓已成群。但不可否認,墓園面對的方向是可以俯瞰整個小鎮風景的,如果這裡不是公墓,那這裡就應該是風景不錯的地方。
從公墓下來就是殯儀館,其他的不多說,就說這專門弔唁的地方,分別是孝仁堂、孝忠堂等等!每一個弔唁堂淨深很長,最裡面是擺放逝者的地方,外面是親朋好友一起悼念的地方。
一般來說,想要火化的逝者家屬,會去殯儀館行政大廳辦理火化手續,然後將逝者遺體由工作者送到火化室,然後最後一次讓家屬看上一眼後就會把火化室門關上,等再開啟的時候就是領取骨灰了。
土葬搭配風水更容易旺後人,但火化更環保,總之各有各的好處。
在這裡提醒大家,殯儀館內最好是不要隨便拍照,更不要對逝者拍照,這除了是大不敬更是容易衝撞逝者。
在殯儀館,正常去世的或者病死的是算好的,如果遇到意外身亡或者溺水而亡被泡的身體發脹那種,那真是噩夢一般。
記得上初二的時候,那時候是處於夏天,天氣炎熱,鎮子上沒幾家能用空調的,都是用風扇,那熱度,晚上睡覺都會被熱醒,正是因為晚上睡不著,白天清早還是很舒服的,所以早上我都在打瞌睡。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快放學,突然從樓下傳來一聲“有人溺水了”,頓時教室一陣騷動,礙於老師還在場,我們也只是耐心等待,老師看著這,就出去幫我們打探訊息。
等幾分鐘後,老師回來跟我們說,是河裡有人溺水了,已經有人去救了。 說完老師也嘆氣,因為過去了差不多半小時,而且還沒訊息,估計人早沒了。
下課鈴聲響起,我們快速出教室,住校生出不來,我們走讀生能出,於是我和大胖急忙去橋上看看,等到了之後,橋上好多人在看熱鬧,在看河裡,五艘小船在來回遊,然後來回用很長的竹竿打撈,一直沒有動靜。
就這樣,過了好久,人群開始散去,我和大胖見還是這樣,也先回家吃飯,我們還有作業要寫的。
吃完飯,我就到房間去寫作業,大概晚上九點多,才寫完,本想出來看看電視,這時我師傅來我家找我,說出去辦點事,然後二話沒說我就跟出門了。
在路上師傅說今天淹死了一個女人,是洗衣服的時候不小心掉下去的,現在天氣炎熱,屍體腐化的很快,現在被撈起來了,喊我去搭把手。
我腦海裡回憶那個腐敗,因為這氣味,光是聽到我就想吐了,沒辦法,接觸這行,硬著頭皮也要做。
等到了現場,除了遠處圍觀的群眾,其他的就是警察,法醫,還有殯儀館的人,逝者被白布蓋著,看這情況,他們已經調查好了,已經通知家屬領遺體,殯儀館的人在旁邊候著。
我尋思都這樣了,叫我們來做啥。 到後面才發現,這是人家覺得搬屍體晦氣,找我們來免費幫抬一下。
我心裡爆粗口了,但我師傅跟殯儀館那邊的人很熟,業務往來嘛,人家讓你幫個忙,抹不開面子,然後我和我師傅上去,我師傅把白布一掀開,我冷不丁的看了一眼,這一眼,直接把我今天吃的飯整的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