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行的話,簡直就是啪啪在打他的臉。
蕭澤臉色青白,想要說些什麼反駁他的話,最終,卻也只是張了張嘴,什麼話也沒有說出來。
他輸了。
輸得徹徹底底。
皇帝沒有在意蕭澤的想法。
一個兒子,雖然讓他很是失望,但到底沒有國家大事重要。
能收穫十座城池,往後數十年甚至百年的南疆安穩,也算是在失去一個兒子後,能給他的最大安慰了。
他笑著點了點頭,“好,就如你所說,讓他們割讓北邊十座城池,我們就退兵,若他們不應,那就繼續打,朕倒要看看,是他南唐的將士英勇,還是我大淵國的將士更加勇猛。”
這件事商定以後,便沒有更改的餘地了。
和談的人選需要慎重決定,既不能是太過顯眼的人物,也不能毫無威信。
畢竟,大淵國要的其實也是和談,只是作為勝利方的和談而已。
大淵國沒有吞併南唐的想法,打仗打下去只會讓兩個國家都被拖入戰火之中,百姓無法休生養息,賦稅過重,對於大淵國本身也不是件好事。
因此,促成和談不僅僅是南唐希望的,也是大淵國皇帝希望的。
這事需要明天早朝再議。
此時,最重要的反而是如何處理蕭澤。
皇帝的反應倒是很果斷。
他知道,今天過後,就算他想留下蕭澤的命也不可能留得下了,通敵叛國,這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死罪,哪怕他是皇帝的兒子。
只是皇帝的兒子出賣自己的國家,傳出去到底也算是皇家的醜聞,因此皇帝的意思是此事低調處理,人死了就算了,罪名什麼的可以先掩過去。
蕭景行不在乎這些虛名,並沒有發表意見。
雲傾月自然也不會有意見。
雖說相比讓他安安靜靜的去死,雲傾月更希望能看到他臭名遠揚,人人喊打,可蕭景行也是皇室中人,蕭澤所做之事關係到整個皇室的名聲,她就不那麼想揭穿真相了。
最終,皇帝將蕭澤的死期定在三天後。
人已經被下往詔獄,死刑處理得也很簡單,一杯毒杯,三尺白綾,一把短匕,隨他自己選而已。
蕭澤是從乾清殿被押下去的,外界雖然沒有人知道他犯了什麼罪,可從這個地方被押出去,本身就代表著他得罪了皇上,皇上有心要殺他,誰求情都沒有用。
因此,這次皇后很識趣的閉了眼,權當看不見。
麗嬪雖然很著急,可也沒有辦法。
她就這麼一個兒子,自然是想盡辦法也要保全他的,無奈她人微言輕,就算生了兒子,終其老也就是一個嬪位,平常連見皇帝一面都難,又哪裡能說得上話?
朝中大臣有些是蕭澤黨,見他被下往詔獄,個個不知內情,剛開始還有人在朝堂上為他說情,覺得皇帝懲罰過重,直到皇帝當庭杖斃了兩個大臣之後,所有人就都噤聲了,再沒有人敢幫蕭澤說一句話。
三天後,大太監常喜奉聖命親自去給蕭澤送行。
此時的蕭澤,面容如枯槁,頭髮散發,衣衫也是髒汙發臭,雖然只過了短短三天時間,可整個人就像被抽去了精氣神,一下子蒼老了好多。
他望著常喜,沒有接他讓人遞過來的三樣東西。
常喜嘆道:“四皇子,這是聖命,奴才到現在還尊稱您一聲四皇子,還望您不要讓老奴為難。”
蕭澤失笑。
為難?
原來他也會感覺到為難嗎?
這些年,誰不知道他是父皇身邊最得重用,最信任的人?有什麼骯髒事都是他幫著父皇去處理,人人都當他是父皇的心腹,可又有誰知道,其實,他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