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敖海源聽完一拍手!
“行了,你算一個!”
!!!
不是,老敖你啥情況啊?
就在其他人還在懵,搞不清狀況的時候,張澤宇也說話了。
“我到了釣點先是觀察水況,先看水裡面會有什麼魚,在這個季節各種魚會在什麼水層活動,哪水深哪水淺……”
“然後根據不同的水域用不同的擬餌,觀察哪有魚飛出水面捕食小魚,如果有飛出水面捕食的魚,擬餌一定要拋過水花,因為有的擬餌落水聲很大,會嚇跑魚的。”
“然後慢慢地搖,一般上魚機率在百分之80的淺水區,深水半米左右,我會選擇波爬,因為米諾會刮底 效果沒波爬好。”
“然後看當天的天氣跟水面狀況!”
“玩路亞釣上魚都是靠擬餌的泳姿模仿小魚、小蟲來釣肉食魚種。首先自己想下,這個擬餌正確的泳姿和手法是什麼,然後在觀察在水中的效果,如果你自己是魚的話你會不會咬!”
“我的波爬手法就是找好標點,丟擲餌收緊虛線,然後魚竿壓低向左面或者右面抽,讓波爬濺起水花吸引魚的注意力。水面比較平靜的時候不用太大力,搖兩圈一抽然後停頓迴圈。”
“如果有點風浪的時候就要抽的大力些,這樣水花才會濺起來。”
“這是基本在魚覓食不活躍的情況下,可以變化下就是抽的距離長些,讓波爬在水面前進1米。”
“然後停頓,然後慢慢收線兩圈迴圈。”
“以上兩種方法可以加在一起使用,但一定注意要停頓或者抽了幾下之後緩慢的搖幾圈。目的就是讓魚有捕食魚餌的機會。”
“說白了給魚的感覺就是,這小魚竄累了,遊不動了!”
“這樣上魚的機會會大大提高。一定不要搖的跟魚雷一樣在水面 似的。魚根本追不上的。就算能追上魚也會被你這衝擊力嚇跑的。”
“玩水面系的經常會看見魚沒咬中,這個時候應該在小點力量往回抽,讓波爬短距離衝刺下,感覺就像在逃跑。”
“但是不要抽的太遠,這樣魚大機率會發起第二次攻擊。”
“如果還沒咬中,就再短抽下。”
“如果還沒咬中?那就不要抽了,慢慢勻速往回搖,千萬不要看魚沒咬中就不動了,等著魚再次攻擊。”
“咱這是海釣路亞,不是雷強!這樣的上魚機率很低的,魚會發現你是個假貨!不是真魚的!”
張澤宇洋洋灑灑的介紹了一番自己的經驗,敖海源剛要說話,一旁一直很安靜的周心怡也出聲發言了。
“敖老師我能說幾句嗎?”
得到敖海源的點頭首肯之後,周心怡也開始了自己的心得分享。
“我更慣用潛水類的假餌!”
“一般到水深的地方我會選擇米諾。”
“水深大概在1米5到3米,丟擲假餌後把竿子壓低!勻速搖,慢搖不咬就快搖,快咬不咬就快慢結合。”
“反正不管你是慢搖還是快搖,一定要搖幾圈停頓一小下,給魚攻擊的機會。”
“這個熟練了還可以加一些手法。就是把杆梢左右擺動的搖,讓魚在水中 Z 字泳姿。”
“也可以勻速搖的時候杆梢慢慢地抬起來,然後在慢慢地放下 讓假餌水中上下游動。這兩種方法就是讓假餌行走的路線更全面、更逼真。”
“再深一點的水我一般會選擇VIb,手法大致跟米諾差不多。不過我用VIb沒釣上來幾條魚,哈哈!”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表哥跟我說過,就是一定要知道魚的作息,在魚餌覓食活躍的時候釣,早上或者晚上,這些時候魚餌覓食非常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