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後,伴隨著某位顧客的講述,慄眠不知道多少次重新恢復了全部記憶。
她在這無限的迴圈中,越發熟能生巧,到了後期,只要聽到或看到幾個簡單的關鍵詞,就能記起一切。
這麼多遍的重複下來,慄眠已經知曉了其中的原理:
在這個“自動故事販賣機”的遊戲世界裡,玩家們的意識被投放到一臺臺機器中,由此轉化為了資料。
每一次世界重啟,都是遊戲系統刪除資料,並重新生成的過程。
然而,這個刪除無法徹底。
就像慄眠曾經說的那樣——單純的刪除並不能讓資料徹底消失,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唯有資料覆寫。當新的資料佔滿空間,舊的資料自然再無存身之地。
因此,每一次的迴圈,都是一次不徹底的資料刪除。
在這樣的過程中,精神力更為龐大的慄眠得到了更多的保留殘餘資料資訊的機會。
而對於其他的普通玩家來說,每一次重新生成遊戲世界後,他們的儲存空間很快就被重新佔滿,將過去的資料完全覆寫,因此喪失了恢復記憶的資格。
——也就是說,在其他玩家的視角里,每一次都是真正的第一次。可對於慄眠來說,恢復記憶後,故事機的遊戲世界就變成了無聊的重複。
“但是沒辦法,這畢竟是我所選擇的、能夠在這一個遊戲世界就恢復全部精神力的方法……咦?”
慄眠察覺到了有些不對勁的地方。
“為什麼還是差一點才能完全恢復?”
如果把慄眠的精神值恢復進度量化,那麼現在這個數值是99.99%。
但她明明記得,在上一次的迴圈裡就已經達到了這個進度。
按照推測,這個數值此時應該已經達到100%了才對。
慄眠疑惑:“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普林斯:你儲存在我這裡的精神值,已經盡數歸還了。】
實際上,在上一次的迴圈中,普林斯就說過同樣的話。
本來在慄眠的計劃中,她是準備把上一次迴圈就當成最後一次迴圈來玩的。
但正是由於普林斯的這句話,再加上進度已達到99.99%,讓慄眠又放任古泰生成了一次黑洞、又重啟了一次世界。
因為她想試一試,在普林斯那裡已經沒有她的精神值的條件下,單純的迴圈能否將剩下的0.01%恢復?
現在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
不能。
“既然如此,也不能平白地在這一個遊戲世界裡耗費時間,就把這一次當作最後一次來玩好了。”
要知道,慄眠的目標可是玩更多更好玩的遊戲。除非某個遊戲實在很吸引人,否則她在完美通關後,絕對不會進行第二次。
這一次的遊戲,卻是她明明有能力完美通關,卻故意為了達成另一個目標而不斷迴圈往復著。
“現在,是時候迎來結局了!”
對於慄眠來說:
最好玩的,永遠是下一個遊戲。
雖然還有剩餘的0.01%精神值沒有恢復,但這也許說明了時機未到。
在過去某次迴圈中,慄眠曾經和普林斯討論過有關精神值恢復的問題。
結論是:
慄眠的精神力有著自動迴歸本體的趨向性。
如果把她的精神世界比喻為一個水池,那麼每經歷一次遊戲世界,這個水池就會擴大一分。
而代表了精神值的水流,會自動從普林斯那裡迴歸到慄眠本身來填滿水池,正如——
百川歸海。
雖然代表精神值的水流一路上會經歷各種波折,但最終,它們還是要回歸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