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而祚失。無浮圖以治國,而國得安……”奏摺中還反覆論說朝廷不應為少數僧侶謀,而應為天下百姓謀。若能“廢除佛道,便可國庫充盈,百姓安居。從此,一個“六合無怨紂之聲,八荒有歌周之詠”的清明盛世便會呈現於人間。 閱完奏摺,武帝把來和召來細細詢問了一番,來和奏明武帝,說上這份奏疏的是一位來自益州的遊士,姓衛名元嵩。此人不僅精通陰陽曆術,且善於觸物唱詠。 有關他的出身經歷,最令武帝感興趣就是這個衛元嵩原也是佛門僧人,只因親眼目歷近世以來佛道二教過盛過濫,預感任其氾濫下去不僅將成國家百姓之禍患,因水滿必溢之故,最終佛教本身也會因此滋生災厄,受到連累。於是在師父的支援下毅然去寺還俗並開始遊說於天下。 武帝從這份《省寺減僧疏》奏摺中,發覺得此人不僅文采過人、胸襟不凡。於是令來和親自傳旨,召衛元嵩進宮。 衛元嵩奉旨進宮覲見時,引經據典、暢所欲言,並當面奏請武帝以為國家百姓為重,立即削減二教。同時還提議以朝廷之名召集三教名流成立一個通道觀。專門研究釋、道、儒三教的精髓義理,以博採眾家之長,從中擷取出可以輔佐朝廷治理國家、教化百姓的一套要策。 這個提議也令武帝覺得耳目一新。因為三教中的許多名流其實都是博學多才之士,如此一來,他們的才學便可拿來為朝廷治理國家所用了。 與衛元嵩的一席敘談,武帝發覺這個其貌不揚、一身布衣的遊方賢士,不僅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對宗教義理和治政方略上又有一套過人的見地,決計破例晉拔為大周文治的輔臣。並即刻召宮伊和內史官擬詔下去:立即成立通道觀;任衛元嵩為掌管通道觀的要員,同時晉封衛元嵩為蜀郡公,邑兩千戶。 統閱了一番百官和三教名流論說佛道二教的奏摺後,武帝已經成竹在胸了。 他令內史官下詔:召集大周文武百官和境內黃老名士、釋迦高僧和儒家名流,就釋道儒三教於百姓國家的功過利弊進行廷辯。 浩闊的大德殿前隱隱透出一種肅穆而焦灼的氣息。今天,眾人似乎都有了一種預感,此番廷辯極可能關乎著各教的存亡去留。廷辯開始後,各教首領之間爭辯甚是激烈。道教首先攻擊佛教的奢華不淨,佛教則揭露黃老之玄虛不實。儒家名流則從維護朝廷政權、國家穩定和中夏正統文化為本,不僅對佛教的“捐六親,舍禮義”給以無情的駁斥,也對道教的虛幻荒誕發起了激烈的抨擊。 三教各自雖引經據典、據理以爭,但佛道二教明顯已感到了某種不祥的漸漸逼近…… 廷辯結束後,釋老二教幾家大寺廟的主持仍舊不甘罷休,私下的爭辯仍在激烈持續著。 後來,兩教中幾家名寺大廟的掌門和主持竟然向對方公開挑戰。最後決定擺下擂陣、以決勝負! 此番擂陣不以武力而制勝,也不以論辯而服人,而是以兩教共同修練的功課——坐禪鬥法一決雌雄。 鬥法的擂臺設在嵩山###王寺前的開闊地上。 兩教各自將本教的主要經卷並排擺列在草地上,封上樹枝,周圍架上柴堆,然後點火焚燒。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少林方丈(第二十五章)(5)
火把投入柴堆後,一股山風驟然而至,風捲著火舌、呼嘯著一下撲向了兩教成捆成摞的木竹經卷或是紙絹經卷法物之上。 中嶽少室、太室兩山七十二峰各寺廟道觀的兩教住持和弟子數千人,在各自教主的帶領下,環圍火陣,道徒居東,僧眾居西,開始闔目跏趺禪坐,各自或是念咒或是持號。 四處圍觀的百姓和看客約有近萬人之多。眾人眼見柴堆上的火苗騰天而起,巨大的濃煙挾著柴草樹木的噼剝炸裂聲滾滾入雲。 每個人的心都提到了喉嚨眼裡—— 人們眼見著那熊熊大火中一串串的黑蝴蝶隨風而舞、飄向半空,也聽見那些用竹木所寫的經卷書冊在火中令人心驚的嗶剝炸響聲。 整整一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