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有多大比例的人有過這種行為,造成這一行為的原因、對這一行為的看法如何等等
這個研究就顯得更有必要而且更有意思了。
在國外有大量關於婚前性行為的研究,它們普遍採用的一個度量術語為,可譯作“性容許程度”,意為對性行為的容許程度。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可大略分為兩類:一類是關於態度的研究,即人們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另一類是關於行為的研究,即人們的親身經歷。(此外也有少量將態度與行為加以比較的研究,因為二者往往存在差異,態度開放而行為卻比較拘謹。)本篇計劃就這兩個方面進行研究。
閱讀有關這一問題的文獻時發現,
年代美國學術界曾有過關於美國社會是否在經歷一場“性革命”的爭論。一些學者持肯定態度,如克里斯坦森()在國際社會學會第九屆會議上提交了的以“美國性革命的最新資料”為題的研究報告,以中西部大學
年的三次調查為依據提出:第一,“性革命”在美國不但正在延續而且可能加速,第二,女性的性開放速度超過男性,最終可能達到與男性相仿的開放程度,而過去一向是女性比男性保守的(。克里斯坦森,年、
年和
年)
另一派意見否認美國存在“性革命”。戴波蒂(
項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後得出結論:
)等人在綜合分析了
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青少年的性行為有所改變但相對穩定。雖然有婚前性經驗的人比例大了一些,年齡提前了一些,但並不存在什麼“性革命”。(戴波蒂,
年)艾麗亞斯()以印第安那大學性研究所(這個研究所是由著名的金西博士建立的)
至
年的調查資料為依據,研究了青少年是否在經歷“性革命”、色情傳播媒介對青少年的影響,及性教育與青少年態度行為模式的關係等問題,得出以下結論:第一,青少年在性態度上比父輩更開放了一些,但行為上區別不大,第二,對色情傳播媒介的接受程度男性比女性大得多,且接受程度受社會階層的影響,即社會階層越低的人接受程度越高,第三,同性夥伴群是性教育的主要來源,異性夥伴群次之,再次為學校教師,家長的作用很小母女關係例外,母親對女兒的主要做法是告誡她們婚前性行為是罪惡的。總的來說,青少年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是健康的。(艾麗亞斯,
年)
中國的情況如何?中國人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是始終如一的還是有了改變?行為方面又有哪些特點?這些態度和行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這些就是本項研究要探討的問題。
文獻綜述
關於態度的研究
在對婚前性關係態度的研究中,瑞斯()的理論引人注目,這是因為:第一,他研究做得早,早在
年代就指出這是一個被社會學界所忽略的問題,第二是因為他提出了比較“漂亮”的理論,並因而引起許多爭論。在一門科學研究的初創階段,理論往往容易“漂亮”,那是因為它離實際情況距離較遠,可以做出“漂亮”的抽象與概括。一旦研究深入之後,實際情況知道得多了,理論往往就不那麼“漂亮”了。瑞斯的理論有兩個命題:第一,婚前性容許程度與社會地位有相關關係,他假定社會地位越高者婚前性容許程度越低,但後來的研究並未證實這一假設。第二,婚前性容許程度與一
個人政治觀點上的開放程度呈正相關關係,與保守程度呈負相關關係。(瑞斯,
年)在後來的研究中,他的理論被許多人反覆提及,其中不乏支持者,但持反對意見的人更多。如貝葉()的研究表明,性容許程度與社會經濟地位無關。(貝葉,
年)彌頓道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