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3章 南洋橡膠種植園

這場風暴也使得整個大宋各地都知道了皇帝聖旨可不是開玩笑的,抗旨不遵處斬這句話是絕對會兌現的。 那些看著江南軟對抗朝廷幾個月都沒事的官員和權貴們還以為有了領頭羊,以後皇帝再要叫堅壁清野的時候可以商量著辦了。 可現在有這種想法的人恨不得都抽自己幾個耳光,同時也僥倖還沒有發展到自己這一步,否則學著江南的這些人軟對抗,那人頭落地可就放不回去了。 …… 趙桓的一系列措施得以迅速而有效的執行,比如瀝青路面。 派往四川廣元龍門山開採天然瀝青的進度非常快,瀝青礦已經開採了出來,並且經過調配測試,找到了最佳比例,透過海船一直運到了開封,並開始修建開封到應天府的這條官道。 因為這條官道地處平原,修起來要省事的多。 按照趙桓的要求,先修一側再修另一側,這樣不影響通行,這第一條也是用來前世得來的經驗。 趙桓將整條路分成了若干段,分別由不同的工程隊施工。為此趙恆準備專門成立路橋建築總公司,將路政工程納入規劃。 大工程不能由朝廷出面修建,一來會滋生大量的腐敗,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二來質量也難以保障,他要的就是質量,所以他成立了自己的專門的皇家路政建築公司。 三個月後第一條柏油路建成通車。 趙桓安排了剪彩儀式,這種儀式在宋朝也沒有,所以文武百官十分新奇,剪綵從開封的大門東門外進行,文武百官皇親國戚,鄉紳名流全部到場,熱鬧非凡。 看了趙桓將紅綢子剪斷叫做剪綵,意味著道路被開啟了,整條道路可以通行了。 很多人爭相跑上這條黑色的柏油路,來感受一下道路的品質,孩子們在柏油路上蹦蹦跳跳,有車有馬的,爭先恐後的牽著上路,感受一下柏油路帶來的平整的感覺。 趙桓也親自坐著他的皇家馬車在馬路上,以各種速度賓士了一段距離,他又換成馬騎行了一段路,總的來說比之前的土路那要強上不知多少倍,至少再沒有坑坑窪窪的感覺。 只可惜現在的車輪都是木頭做的,沒有減震裝置,更沒有充氣輪胎,減震效能不行,因此即便是平整的柏油路,坐在馬車裡還是震得屁股痛。 看來有必要大規模引進橡膠了。 後世的橡膠樹種植絕大部分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尼,橡膠產量佔到了世界的九成,因為那裡的熱帶氣候非常適合種植橡膠。 只不過,宋朝時期,橡膠還沒有人知道他得巨大用途,所以還長在南美洲亞馬遜叢林裡。那是橡膠樹的原產地。東南亞等地都還沒有橡膠樹的半點影子。 但是這一次,高遠鴻從美洲回來的時候,不僅帶來了土豆、紅薯、玉米、菸草,還帶來了數百袋的三葉橡膠樹種子。 這些橡膠樹種子是趙桓告訴他,他讓印加土著從亞馬遜從林採摘來的。 趙桓要把這些橡膠樹種子拿去南洋種植。 橡膠園需要大量的人力,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自己現在有的是人口,可以把這件事提上日程了。 回到皇宮,他馬上把他的第九個妹妹儀福帝姬趙圓珠夫妻叫到了福寧殿。 趙圓珠嫁了一個探花郎,並且這探花郎家裡也是一個富商,有偌大的家族產業。 此人金榜題名,被太上皇招為駙馬。 趙桓還是很瞭解這對夫妻的,對他的丈夫公孫相很是看好,只不過這次交給他的任務有些困難。 他想讓公孫相擔任橡膠種植園提舉,去三佛齊,也就是馬來西亞和爪哇,也就是印尼,在那裡組織橡膠樹種植。 當趙桓把自己想法告訴了公孫相之後,公孫相激動之下又很惶恐的望著他夫人。 他是個妻管嚴,趙圓珠有些不解的望著皇帝趙桓,說道:“陛下,不是我想給你拆臺,只是三佛齊和爪哇都太遠了,而且他又不是去一趟就回來,要在那兒幹很多年。 那我們夫妻倆不就兩地分居了嗎?我們還沒孩子呢。” 趙桓說道:“我這不是跟你們商量嗎?種植園的確不是一個輕鬆的差事,因為他要去的地方遠遠比不上大宋,所以如果你們拒絕,沒問題,朕我不會怪你們的,另外找人就是了。” 他望向公孫相,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