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大宋的錢向大宋購買東西,那還不如直接把東西賣給他們,他們分期付款償還債務,不是更好嗎?何必要用他們的錢跟他們來買東西呢? 昭德皇后並不知道這是兩個不同性質的交易,使用靖康通寶的貸款來向大宋購買軍事裝備物資,透過這種方式會使得靖康通寶在西遼得以迅速推廣,從而在金融經濟方面控制西遼的經濟命脈。 所以皇帝趙桓執意使用這種模式來提供軍事援助。 這樣的模式在高麗和大和之前的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穩固的控制了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使得他們不得不在整體上依附於大宋,並逐漸完成歸化的過程。 對西遼的策略,也同樣如此,而且這種策略沒有硝煙,對方完全是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就會中招,更有隱蔽性,也更能夠讓對方接受,等他們發現無力擺脫大宋掌控時為時已晚。 昭德皇后雖然聰慧,卻不懂經濟和金融,看不到這些深層的東西,所以她思前想後,儘管覺得大宋這樣太麻煩,不夠乾脆,但既然大宋願意麻煩,那就由他好了。 當下昭德皇后便點頭答應了,雙方最大的分歧成功解決,於是便草擬了同盟條約,雙方審閱之後沒有異議便各自簽字畫押。 昭德皇后還帶來了耶律大石的玉璽,加蓋了玉璽。 不過牛皋當然沒有帶玉璽,這份條約需要送回大宋簽字之後才正式生效,不過牛皋告訴昭德皇后,皇帝已經授權,在簽字之前可以按照盟約開展活動,視為有效。 因此下一步就可以商談如何開展在同盟條約的基礎上的深度合作了。 昭德皇后說道:“既然雙方已經簽訂同盟條約,我西遼正在遭受三個部落的攻擊,希望大宋派兵增援,幫助西遼擊退強敵。” 牛皋沒正面回答,問道:“西遼現在最擔心的是什麼?” 昭德皇后不禁愣了一下,說道:“當然最擔心的是塞爾柱帝國與喀喇汗國趁機對我們下手,據我們可靠訊息,他們的軍隊正日夜兼程向我們這邊來了。” “如果我們能夠震懾或者阻攔他們的進攻,那麼你們有沒有把握擊敗三個部落呢?” 昭德皇后立即自信地說道:“如果能夠阻斷塞爾柱帝國和喀喇汗國的增援和夾擊,讓我們集中精力對付三個部落,我們能夠打敗他們。 但是現在我們不得不分兵,以防塞爾柱帝國他們的夾擊。” 牛皋說道:“那現在你們不用擔心了,你們可以放心的把你們的軍隊調集前去對付三個部落,塞爾柱帝國和喀喇汗國就交給我們來對付好了。 我想這個比我們直接長途跋涉又率軍返回葉密立幫助你們擊退圍城的三個部落守軍要好得多,對我們來說也更加容易,再說了……” 他說到這,嘴角帶著一抹促狹。 “我們當初是被你們驅趕出葉密內的,假如現在我們要回去。那對你們的名聲可不大好,會被打臉的,你們不在意嗎?” 昭德皇后漲紅著臉歉意的說道:“我們之前考慮不周,沒有招待好大宋軍隊,實在慚愧。 不過牛大帥所說的方法非常好,你們擋住援兵,我們擊退三個部落的合圍就有希望了,不過我們需要呼叫高昌回鶻的軍隊,才能夠有把握擊退三個部落的共同進攻。 畢竟在之前我們的大軍損失慘重,力量已經遠不如前。” 牛皋卻搖了搖頭,說道:“抱歉,這件事我不能做主,可能你們得跟高昌國的可汗畢勒哥去商談。” “那是當然。” 她並不知道高昌國已經歸順大宋的事,牛皋也不打算透過自己的口告訴對方,高昌得自己拿出態度來,他到底要倒向哪一方? 昭德皇后從大宋兵營離開之後,帶人徑直進入了高昌城。 高昌可汗畢勒哥出來迎接,將她請到了王宮,要設宴款待。 昭德皇后卻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吃喝上,要求立刻進行商談。 雙方見面之後,昭德皇后說道:“我西遼現在正在遭受三個部落的夾擊,同時塞爾柱帝國和喀喇汗國也在派兵準備加入對我西遼的侵略。 我們皇帝下旨,要求高昌國馬上組織全部軍隊跟我一起返回葉密立,會同我軍擊退強敵。” 她完全是一副命令的口吻。 她還以為畢勒哥會馬上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