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昌連連點頭,又問他:“還有其他要求嗎?” 李綱說道:“既然雙方已經停簽訂停戰協議,並且重開榷場,我們希望大宋與金國之間,不要設立任何關隘,雙方百姓可以自由往來,自由定居,不受任何牽阻礙。” 一聽這個,完顏昌就有些為難了,他說道:“這個我得回去向皇帝稟報,你知道原因的。” 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大宋太好了,富足榮華,對金國來說簡直就是天堂,只要是邊境一開,完顏昌知道這個訊息的金國人都會跑去大宋的,那金國的人口將會大量流失。 沒有了人口,有再多的土地又有什麼用?所以這個要求他估計皇帝以及朝中群臣是不會答應的,可是他又不能夠斷然拒絕,因此決定回去商量。 李綱又說道:“無妨,咱們慢慢商量,不著急,反正和平協議已經簽訂了,剩下的事也別指望一天就能全部完成。” 完顏昌連聲稱是,當即他返回上京,將停戰協議簽署的訊息稟報了皇帝完顏亶,並遞上了協議文字。 完顏亶大喜,召集宰執會議通報了這件事,當即在停戰協議上簽字,加蓋了玉璽。 完顏昌又說了重開榷場之事,這是整個金國皇族和權貴們最關心的,一個個都屏住了呼吸。 當聽到第一個訊息,說大宋只能用靖康通寶作為支付手段時,他們笑容都僵住了。 可是隨即又聽到完顏昌說大宋將會在金國開設金行,用來兌換金銀銅錢拿到紙幣,如果需要可以隨時兌換,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於是立刻就放下心來了。 假如這個諾言能兌現,那麼紙幣也沒關係,反正隨時都能兌現,麻煩一點,損失一點手續費沒什麼的。 於是都點頭答應了。 可是完顏昌說第二個要求的時候,眾人都傻眼了,邊關不受關隘,雙方百姓自由往來,不加任何限制,完顏宗幹第一個反對。 他說道:“那絕對不行,大宋比遠比咱們富足,氣候又好,假如不限制,很多百姓都會跑到大宋去了,那咱們金國就會成為一個空殼了。” 幾乎所有人都表示贊同這個觀點,完顏亶臉色很難看,他當然也是這麼認為的。 可是他太需要榷場來獲取大宋資源了,既然大宋把它提了一個條件,如果拒絕,那麼榷場很可能就開不了了,那對金國來說損失就大了。 因此他沒有直接表態,目光望向了宇文虛中。 宇文虛中是他的心腹,很多主意都是宇文虛中幫他出的,而且都成功的解決了他遇到的難題,這次他希望同樣如此。 果然宇文虛中微微一笑說道:“我倒有個主意,或許可以化解這個問題。”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他,完顏亶大喜,說道:“好,你說說看,既能滿足大宋的要求,重開榷場,又能不讓咱們的子民大量流向大宋,怎樣才能兩全其美才能去 宇文虛中說道:“在中原王場歷史上曾經有一些朝代實行過路引制度,也就是把百姓禁錮在土地之上,從居住地到其他地方,哪怕從鄉里到縣裡到州里,都需要當地出具的路引。 每過一個州縣都要登記備案並獲得路引,才能進入下一個地方,否則會被阻攔退回原籍。 這種路引制度會使得百姓無法大規模遷徙或者遠距離的出行,如果我們金國也實行,百姓長途旅行必須要手持路引才能通行。 這樣一來各地前往邊境就會變得困難重重,我們不用設關卡就能夠阻止百姓的自由遷徙,這樣陛下和諸位擔心的大量百姓流往大宋的情況就不會出現。” 眾人一聽都連連點頭,覺得這個辦法好,即便不封鎖邊境,百姓也很難到邊境去,國內實施的管控大宋管不了,也沒有權利指責,這是一種變相的控制。 反正大宋要求的是邊境不設卡,路引制度不違背大宋的要求,卻又能達到控制百姓大量流往大宋的情況的發生,的確是個好主意。 眾人頓時面露微笑,讚許的望著宇文虛中,心想還是這漢人腦袋瓜靈通,轉得快。 想出了這個好主意,宇文虛中又接著說道:“除了實行路引制度之外,我們還可以增加一個邊境證制度,也就是說凡是進入邊境三百里範圍內,都需要持邊境證,否則會被處罰。 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