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潤和朱皇后都笑了起來。 趙桓說道:“黃娘子說的沒錯,不就是個諫官嗎?只不過是給皇帝提意見的官而已,就算官員選錯了,也犯不了什麼大錯。 其實我是不需要別人幫我提意見的,什麼事情我心裡有數,當然他想提就讓他提唄,祖宗家法既然設了這樣的官,那就讓它留著。 因此,諫議大夫這個官對朕的抉擇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誰來的都一樣,當不好就像黃娘子說的,朕是可以撤掉他的,所以不用糾結於到底是七品的左侍講還是四品的左諫議大夫。 咱們大宋,官跟差遣是不一樣的,官是要一步一步論職排輩來的,不能一步登天,但是差遣不一樣,隨時可以任命裁撤。不必糾結。” 聽到趙桓這麼說,朱皇后和黃小潤才都鬆了一口氣。 朱皇后對趙桓說道: “我對這趙明誠沒半點了解,只知道他是李清照的丈夫,是個金石家,家裡藏了不少金石。 我只是喜歡他妻子的詩,只想讓他夫妻能夠安安穩穩在一起,不至於去太過兇險的地方為官,以至於丟了性命。” 趙桓說道: “這趙明誠是個書呆子,天天研究金石,這種人當諫議大夫其實不錯,對於別的皇帝或許不合適,對我來說剛好。 我就煩有些諫官,自以為是,覺得世人皆醉唯他獨醒,總擔心皇帝走歪路,要靠他指引,才能走上康莊大道。 所以我看好他,他應該能當一個朕滿意的左諫議大夫。” 其實趙桓這話裡有話,因為趙明誠在歷史上有一個很大的汙點,是為人所詬病的,以至於連他妻子都看不過去。 並因為這件事夫妻雙方感情有了明顯的隔閡,那是在趙明誠死之前不久,趙明誠擔任江寧知府。 當時御營統治官王亦叛亂,結果趙明誠這知府居然嚇得逃到城樓,用繩索拴著城牆滑下城樓逃了,把全城百姓拋之腦後,包括他的妻子李清照。 當然,叛亂很快被平定了,而趙明誠因為棄城逃跑這件事被朝廷革職。 身為妻子的李清照趙極為憤懣,寫下了名傳千古的名篇:“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他丈夫羞愧交加之下,看到妻子的這首詩更是難過,無地自容,在這種心情下沒過多久便病死了。 所以趙桓當然瞭解這段典故,對趙明誠也十分看不起。 如果他不是李清照的丈夫,兩人又曾經夫唱婦隨,十分恩愛,趙桓早就把這種罷百姓於不顧,棄城逃走的官給咔嚓掉了,哪還會提拔他當什麼諫議大夫?弄到身邊來噁心自己。 不過這件事既然是皇后和自己的賢妃商量定了的,他也就認了,同時他也想看看這趙明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或許藉著這個機會也能見見這位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 趙桓對李清照也是十分推崇,李清照傳世的詩他都能背,他對李清照坎坷的一生充滿了同情,自己穿越改變了北宋的歷史軌跡,自然也就改變了他們夫妻的人生軌跡。 在歷史上,金人南進之後,李清照一家也從老家山東青城搬遷到南方,他們的大量收藏的金石等珍貴的產品在戰亂中逐一都丟失了。 隨著丈夫趙明誠的去世,李清照也身患重病,只有弟弟李迒一家人照料她,生活極為悽苦,後來被一個人渣,叫張汝舟的給騙了婚。 張汝舟聽說李清照夫妻有很多珍貴的產品,價值連城,就動了歪心思,趁著李清照病重期間噓寒問暖。 這張汝舟在當時的建康趙構的小朝廷任右承務郎,手裡有兩個錢,藉著照料李清照,百般獻殷勤。 李清照原本就身無著落,又被他假惺惺的關懷迷惑,沒看清人渣本色,改嫁給了他。 但是很快,張汝舟發現李清照家珍藏的那些金石產品早就在戰亂中丟失了,已經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於是人渣本色暴露,對李清照實施家暴。 李清照憤怒之下到衙門狀告丈夫,因為張汝舟早年考進士的時候曾經舞弊。這件事查證屬實,兩人婚姻被官府判離了。 但是,根據大宋的法律,夫為妻綱,妻子狀告丈夫不管是什麼原因,妻子都要因此入獄兩年。 但李清照為了自由,也為了維持自己的自尊,毅然決然的舉報了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