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在西北戰場上赫赫有名的大將,朱皇后是在軍中戰報中多次瞭解到的,所以也非常賞識。
現在太子身邊就缺乏軍中的官員將領,如果能夠為太子所用,那是最好不過的,趁他剛剛來投,還沒有被李綱等人籠絡,朱皇后決定先下手為強。
她把兒子趙諶叫到了宮中,把這件事告訴了他,讓他去拉攏李顯忠。
太子被朱皇后一點撥便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於是回來之後便下了帖子,請李顯忠在府上做客。
李顯忠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沒想到居然得到了太子爺的宴請,當真是受寵若驚。
畢竟說到底他不過是手裡有些兵的軍閥,歸順了大宋,能得到太子的賞識,自然喜出望外。
太子有意無意的提到了他現在面臨的局面,也暗示他自己需要軍中有自己的人,李顯忠會意,立刻向太子表忠心,願意追隨太子,輔佐太子,甘當太子馬前卒。
太子大喜,賞賜了他不少好東西,甚至還在京城給他置辦了一處府邸。
李顯忠知道京城開封的房價有多貴,這套房子可值不少錢,讓他更是感動,更是下決心輔佐太子。
在他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太子是皇帝的兒子,輔佐太子就是輔佐皇帝,沒什麼不對的。
太子進宮將這件事告訴了朱皇后。
朱皇后便跟黃小潤商量,把李顯忠提拔為侍衛親軍馬軍都虞侯。
這個任命得到皇帝趙桓的批准。
雖然都虞侯的官只是從五品,不算很大,但是這可是皇帝身邊的親兵,尊貴又地位顯赫,而且不是皇家寵幸之人,根本不可能擔任這樣的職務的,這一點就已經遠比其他官職要顯貴重要的多。
李顯忠當然是感激涕零,滿意的不得了,逢人就說太子的好。
黃小潤髮現這一點之後,她只能是無奈搖頭卻不能說什麼,不過她並不打算繼續給兒子身邊拉人,那樣一來就與朱皇后矛盾公開了。
現在朝野上已經開始有人私下裡議論這件事,她不能夠跟朱皇后對立起來,一切都以大局為重。
她甚至也沒把這件事告訴皇帝,皇帝遠在中亞,告訴他只會讓他擔心,還是自己來處理為好,她相信她能處理好這件事。
黃賢妃沒有繼續為兒子山河招攬人才,培植勢力,但並不等於皇后就停手。
朱皇后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她要趁皇帝不在,將自己兒子的勢力培養起來,以保住兒子太子之位。
當然她也會嚴密監控,不讓太子對三皇子山河或其他的人造成傷害,這是她要警戒太子的。
在朱皇后進一步物色太子黨人選,擴充勢力的時候,中書舍人胡安國病故了。
胡安國擔任皇帝身邊的中書舍人多年,深得皇帝趙桓的器重,而中書舍人是皇帝身邊擔任記錄的官員,要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同時為皇帝提供參謀。
而皇帝趙桓御駕親征中亞之前,中書舍人胡安國的病情就很重了,因此沒有隨行,而是留在了開封。
胡安國擔任中書舍人期間,寫了一本書,叫《春秋傳》,在他病故之前,他將這書獻給了朝廷,送到了朱皇后手中。
朱皇后看了之後非常讚賞。
朱皇后前去胡安國家探望病危的胡安國,詢問他誰可以接任中書舍人一職。
胡安國向朱皇后推舉了潘良貴。
潘良貴也是宋朝赫赫有名的大儒,太學博士,在朝堂和地方都曾擔任官職,現任尚書省左司員外郎。
此人自恃清高,恃才傲物,連宰相趙鼎,樞密使李綱和文思院總裁呂頤浩都愛搭不理的,所以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常常吟詩作賦感嘆懷才不遇。
他卻跟胡安國關係十分親密,胡安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