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5部分

其實按照正常的套路。明軍應該與劉國能部拉開一段距離,慢慢地與劉國能部磨,利用火器和弓箭遠端殺傷敵軍。萬一劉國能部反撲,就用騎兵的反衝鋒壓制住,這樣幾次一來。我打得到他,他打不到我。就是鋼鐵戰士照樣崩潰。

之後的掩殺追擊那是個人就會。反正是輕輕鬆鬆,而且自己的傷亡還小。唯一的缺點就是戰鬥持續的時間可能比較長,也會讓敵軍逃脫一部分。

可就是這樣的結果,那名鎮守太監難道會在意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他本來的目的就是讓農民軍不能夠侵犯南直隸,對於倒底能夠消滅多少農民軍並沒有硬性指標。

可那名鎮守太監就是說不。也許他想要全殲劉國能部。也許他想要試驗自己所學的軍事理論,反正不管出於何目的,那名鎮守太監下令全軍壓上。

可那名鎮守太監似乎忘記那句“知己知彼”的經典格言了。這也是從宋朝遺留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遺害了。因此,當城市儀仗兵一碰到窮山惡水野人兵。那就悲劇了。

那肢體亂飛、鮮血四濺的場面立刻讓南京京營前排的兵丁大亂。而且雙方的兵丁糾纏得很緊,根本沒辦法發揮南京京營騎兵和火器的威力。等到接戰的兵丁開始後逃,明軍的陣列也就被衝得個稀里嘩啦了。

而且撤退的時候也遇上了問題,巢湖附近水網密佈,南京京營的甲又重,連游泳都不能夠,所以形勢變成了一團糟。

要不是在含山縣的那個守備帶兵及時接應;要不是劉國能因為幸福來的太快,沒有把老營主力及時調上,可能這支明軍就要被打殘了。

可就是這樣,那名鎮守太監最後收攏的兵丁數量還是隻有八千多,而戰場上遺留下的盔甲,倒有六千多具,雖然大多數是最普通的綿甲,但也可以看出,此支明軍的裝備有多麼的精良了。此外,劉國能部繳獲的馬匹、火器,以及其他兵器等是堆積如山。而這一場大敗傳回了南京,頓時引得整座金陵城是大譁。

那名鎮守太監倒也沒有死撐面子,他立刻向著四方發去了求援急信。可南京城內遺留的兵馬已經不可能再動了,鳳陽的朱大典部也不可能為了芝麻,去丟了鳳陽這個西瓜。而在汝寧、歸德的汝寧軍?我們也就不要再提了吧!眼見著這支明軍只有灰溜溜地逃回南京,之後就看著劉國能部在南直隸嘉年華吧!

可天無絕人之路,恰好這時候有另外一直明軍趕到了揚州,而那支明軍的主帥竟然也是一名太監,那人正是盧九德。

盧九德為什麼會這麼湊巧地趕到呢?也是因為要預防在汝寧的吳世恭造反。雖然崇楨皇帝不斷地在安撫吳世恭,可也不可能一點預防準備也不做,因此,他就下令讓盧九德,率領著北京京營的武勇營和總兵黃得功部邊軍共六千六百多人馬,順著大運河南下至鳳陽,加強鳳陽的防禦,因為吳世恭的汝寧離鳳陽簡直太近了。

可在揚州時,盧九德卻受到了鎮守太監的求援,他當機立斷,立刻改變了方向,直援含山縣。所以說,誰說太監之間沒有戰友情的?

盧九德倒是太監中少有的具有軍事眼光的人。而且他為人也是敢做敢為,所以敢這樣來個先斬後奏。

其實在軍事上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合情合理的,鳳陽只是政治意義濃厚,說重要性是絕對比不過明朝的財賦重地南直隸和江南的。(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三章張獻忠的精彩表演

也就是盧九德是名太監,是崇楨皇帝的貼心人,如果換位文官或者武將,那事後的彈劾奏章都會把他給淹沒的。但無論如何,盧九德的這一行為也是夠膽肥的。

當然盧九德也是向崇禎皇帝及時地請奏了的。後來崇禎皇帝也補了聖旨,並且又調了一支明軍去了鳳陽。而率領那支明軍的也是與吳世恭打過交道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