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8部分

岫�順珈躉實鄄輝僦尾醚釧貌�木魴摹�

於是崇禎皇帝對大臣們講敘了這個夢,神情十分慘淡,他同時宣佈:“故輔楊嗣昌奉命督剿,無守城專責,而且對偽裝入城、乘夜偷襲均再三嚴申軍令,地方官員卻置若罔聞。待違令致使城陷,又全部歸罪於督輔,不是持平之論。況且嗣昌身臨前線兩年,屢著捷功,盡瘁身亡,勤勞難泯。”昭雪了對他的議罪,賜祭一罈,讓其家人歸葬於故里武陵。

在崇禎皇帝繼任皇位以後,他與楊嗣昌的君臣相知可謂是有始有終、達到了一種絕對的、盲目的信任程度。而相比較於崇禎皇帝對其他大臣的嚴苛、濫殺,這樣的君臣以沫就更為難得了。

應該說,楊嗣昌的才能,尤其是在軍事上的才能是突出的,他的“攘外必先安內”和“十面張網”戰略如果得到了有效的執行,是能夠阻止住大明朝下滑的速度。而他與滿清先議和,以此來爭取時間恢復國力的主張,也完全可以稱為高瞻遠矚的。

可惜的是,因為崇禎皇帝想要減少開支,所以首先任命了貪財又只會招撫的熊文燦作為首位戰略的指揮者,再加上滿清的第二次入關完全把楊嗣昌的威信給擊垮,以至於連楊嗣昌成為五省總理以後,他的命令也被明軍的各路將領陽奉陰違,完全執行不了他的戰略。

再加上楊嗣昌的性格上也十分有缺,他的心胸相當狹隘,報復心很強。在他手中直接、間接的,喪失了盧象升、孫傳庭、鄭崇儉等優秀的軍事統帥,以至於到了最後,明廷竟然拿不出一位有能力統領天下,圍剿農民軍的督師。

所以說,楊嗣昌是位優秀的軍事參謀,不是位優秀的軍事統帥;他是位優秀的顧問,卻完全沒有宰相的胸襟。他是一位選錯領導、坐錯位置的悲劇人物。

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在遼東的吳世恭又在幹什麼呢?他完全就是在吃喝玩樂、無所事事,因為薊遼總督洪承疇一直在拖延著再次出兵。(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五章對友軍的最後通牒

一開始,洪承疇是以調集的軍隊不足為理由;接著以糧餉未到位為理由;再接著以冬季遼東寒冷、不宜作戰為理由。其實洪承疇之所以拖延著出兵,就是想要透過冬季的寒冷,逼迫著清軍不能在野外圍困錦州,就想要不戰而解了錦州之圍。

這個想法應該說很有道理,但也反映出洪承疇極其沒有進取心。他向朝廷要兵、要糧餉,索要一切,卻把希望寄託在天公作美。可是皇太極卻沒有讓洪承疇如願,他讓洪承疇看到了什麼叫做人定勝天。

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統帥,皇太極一向是秉承著一次戰役實現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動用足夠的實力。因此,皇太極在戰前早就考慮過在圍困錦州城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難了。

按照皇太極的部署,清軍在錦州城外挖建了四條圍困城池的壕溝,並且修建起了兩道圍困錦州的城牆,完全就是在錦州城外建了一座城外之城。

並且清軍還在兩道城牆之間修建了木屋,作為兵營駐紮軍隊,完全把攻城戰變成了圍困守城戰,因為無論是明軍從錦州城內突圍,還是從外面救援,都不得不攻破這兩道城牆,形成了一個轉攻為守的局面。而且有了這些木屋,清軍也肯定不怕遼東冬季的寒流了。

除此之外,清軍還組織了大量的包衣、奴隸,在錦州城四周耕種,就是要減少軍隊糧食供應的不足和運輸的損耗,一副和錦州城拼糧食消耗的樣子。

說實話,為了攻下錦州,清軍已經是全國總動員,幾乎能夠動用的男丁都動員到了錦州城,一副破釜沉舟的模樣。如果明軍可以打破清軍在城外的封鎖。只要有哪怕一次能夠運糧入錦州,那麼清軍就將全軍崩潰,國力也將受到極大的損耗。

因此,此次戰役稱之為決定兩國國運的決定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