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顧行之心中覺得奇怪,暗道莫不是上京趕考的路上發生過什麼事情,不然自家弟子怎麼會一眼相中了嚴家。
若是論家世的話,其實李家更勝一籌,娶了李小姐等於有了李家的人脈,若論容貌的話,自然是孫小姐更加出色,相比起來嚴小姐可不顯眼。
不過既然弟子下定了決心,顧行之也沒有說服他改變主意的意思,畢竟嚴家真要挑錯也挑不出什麼來,不過他還得回去問問母親,這位嚴小姐平日裡為人如何,若是為人不行的話,就算弟子喜歡他也會反對。
第149章 政令
趙九福忙著自己的婚姻大事的時候,疫病防治的聖旨卻已經一層層的傳遞下去了,因為古代通訊不變,京城附近人人皆知的時候,偏遠地區的百姓卻還聞所未聞。
陳家村已經不算特別偏僻的地方了,但新亭府距離京城原本就遠,再從新亭府一層層往下到戴河鎮也需時間,一直到過了年快出正月的時候,訊息才徹底傳到。
戴河鎮知縣顯然十分重視,此次不但將皇榜貼在了衙門之外,甚至還讓衙役護送一個個稟生遊走戴河鎮下頭的村莊,務必要把聖旨傳達到位。
就如趙九福猜測的那般,讀書人最底層的稟生聽說是陛下的囑託,一個個不用銀子也興奮不已,為了差事差點沒有爭搶起來。
最後沒有發生爭搶,當然不是他們覺得這事兒不值得,而是戴河鎮下頭的村莊不少,稟生卻不多,分開走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走完。
在這些稟生來之前,訊息靈通的村子其實已經知道一個大概了,陳家村就是如此,自從趙九福出息之後,他們村讀書的人越來越多,那些在縣城讀書的孩子自然會把訊息帶回來。
老趙家也是戴河鎮第一批知道訊息的人,他們的訊息卻不是從衙門知道的,而是趙九福隨信送過來的,雖說古代通訊不便利,但趙九福畢竟是官,走驛站送信也不費什麼。
只是距離太遠,趙九福一般一個月才送一封信,到了陳家村這邊,老趙頭卻得兩三個月才收到一封信,有時候還是一次收到兩封。
年前趙九福寄回家的信分外的厚實,老趙頭識字不多,就把趙順安叫了過來給自己念信,不得不說趙家這麼多的孩子,跟趙九福年歲相仿的幾個都不是讀書的料,如今都已經娶妻生子斷了讀書的念頭,但後頭出生的幾個孩子卻都不錯。
其中讀書讀的最好的,自然就是趙老四家的趙順安了,大約是溫柔私底下天天教導,這孩子雖然只有七歲,看著倒是有當年趙九福的影子在,聰明懂事的很。
等趙順安念出信裡頭的東西,老趙頭倒是坐不住了,忍不住說道:&ldo;阿福給聖上擬旨了?那聖旨還會下達到各個府縣,那咱們豈不是也能看到。&rdo;
趙順安又細細看了一遍信,才點頭說道:&ldo;爺爺,小叔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只是旨意層層傳達比較慢,所以小叔的信才先到了。&rdo;
老趙頭一下子高興起來,咧嘴說道:&ldo;咱阿福真是越來越出息了,哎,我得去祭祖,讓祖先們也高興高興。&rdo;
旁邊的老陳氏翻了個白眼,提醒道:&ldo;你可別亂顯擺,免得別人說兒子不穩重。&rdo;
老趙頭一聽,又打消了臨時祭祖的心思,其實這一年來他們家祭祖的次數已經很多了,知道趙九福中狀元的時候祭祖了,後來知道他進了翰林院也祭祖了,現在都得第三次了。
&ldo;對對對,還是等聖旨到了再說。&rdo;老趙頭打消了祭祖的心思,但心裡頭卻總惦記著這事兒,他口中交代趙順安誰都別提,實際上卻盼著朝廷早點派人來說。
旁人見他總是在村口轉悠不明所以,還以為他是來看剛剛造起來的狀元牌坊的,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