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日本人的入侵,吳佩孚原本是要在北京城裡頤養天年的。可是,盧溝橋事變的槍聲打斷了他的殘夢。
1937年初夏,日本人透過盧溝橋事變快速侵佔了北平,一直不肯去南方做蔣的清客的吳佩孚,成了敵寇轄下的高階寓公。
和吳一樣留在北平的一些有身份的人士怕死也怕失去悠閒的日子,便摧眉折腰事倭寇,其出任偽職的經歷成了終身難以洗淨的汙點,這其中不光有吳的一些北洋同僚與舊部,也有北大名教授周作人這樣的名士。
像所有的異族統治者一樣,敵寇急於在佔領區建立從屬於自己的傀儡政權。日本人看好了兩個一直與蔣介石不對付的中國人,一個是中國當朝二號人物汪精衛,一個便是曾統兵近百萬的北洋時代最有人格力量、&ldo;在北洋軍閥中,比較還像一個人&rdo;的吳佩孚。他們希望&ldo;汪吳合作&rdo;,一南一北,一文一武,敦請這兩位強人出任傀儡政權的頭兒,則亡華春夢便可變現矣。
儘管汪精衛終於答應&ldo;合作&rdo;,從重慶逃到了河內,但一直在日本人眼皮底下的吳佩孚卻沉默如山,任冷落多時的什錦花園突然冠蓋聚集說客盈門,卻統統無補費精神!這其中,既有他的前部下、後來當了汪精衛偽政權軍事首領的齊燮元,更有戰後被國際法庭絞死的甲等戰犯、日本駐華特務機關首腦土肥原賢二和華北派遣軍參謀長板垣徵四郎。吳佩孚不為所動、不受抬舉、不肯附逆,天長日久,院裡松柏本色不凋。
北平淪陷後,吳佩孚一直是日方拉攏的重點物件。日方利用這幅吳氏家庭合影,大造輿論。
日本人對吳佩孚是寄予厚望的。日本人大伯通貞受命進入北平,邀見吳佩孚,請吳出山擔負&ldo;興亞&rdo;大任。吳佩孚沒有答應。隨後日方又派更厲害的號稱&ldo;東方勞倫斯&rdo;的中國通、日本著名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決心要把吳佩孚拉下水來。且讀一份戰後日本&ldo;土肥原賢二刊行會&rdo;編撰的一段文字:
當時日本軍以破竹之勢,席捲華北、華中、華南。以王克敏、梁鴻志、德王為首的政府相繼成立。土肥原作為陸軍、海軍、外務三省特別委員會的負責人,正在策劃在三個政府之上建立以吳佩孚為首的中央政府的工作……
其實吳佩孚也答應過&ldo;出山&rdo;,條件也極簡單,只一條:請日本人撤出包括東北在內的所有中國領土。而且,他也確實令舊部於河南開封一帶集結改編成了&ldo;皇協軍&rdo;,甚至還派人在山東境內招過兵,只是後來該部&ldo;全部潛逃&rdo;,&ldo;回歸重慶軍建制&rdo;(日本人語)人們才知道了吳氏的初衷。
日本人還越俎代庖地在什錦花園為他安排過一次記者招待會,他尚未開口,中外記者們已經讀到了列印好的&ldo;吳氏對時局的意見&rdo;。
1939年3月30日,百餘名中外記者擁向什錦花園。花園內戒備森嚴,進場的記者每位都發有一份中英日三種文字形式的&ldo;講稿&rdo;。吳佩孚在眾人的簇擁下進入會場,並客氣地向記者先鞠了一躬,然後僅瞥了一眼案前的&ldo;講稿&rdo;,做即席講演。開始的講話土肥原十分滿意,講著講著吳佩孚把話鋒一轉,就提出了恢復中日和平的兩個條件,即日本無條件全面撤兵,中華民國應保持領土和主權完整。吳佩孚同時還大聲命令翻譯按他的原話,一字一句地進行翻譯。會場的中外記者紛紛疾筆如飛記下了吳佩孚最真實的講話。隨後吳佩孚把土肥原事先準備的&ldo;講稿&rdo;從案前拿起來,然後狠狠地摔在地上,用力踩在腳下。
土肥原氣得渾身發抖,臉色臘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