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過袁世凱、段祺瑞等軍閥對共和體制的破壞,加上階級屬性,導致唐紹儀與孫中山的分歧越來越大,後來對孫中山的透過軍閥戰爭完成統一來恢復共和體制失去信心。但作為受清政府官派出去的留學生,唐紹儀主要學習的是西方製造槍炮的技術,所以他沒能認識到&ldo;政黨政治&rdo;和&ldo;責任內閣制&rdo;只有在民主思想為全民所接受、無軍人干政的前提下才能實現‐‐中國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幾千年專制思想的流毒和軍閥混戰的局面,&ldo;政黨政治&rdo;和&ldo;責任內閣制&rdo;在中國根本上行不通。但就唐紹儀的出發點而言無疑是應當值得肯定的,他曾經對於民主共和思想的執著,體現了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所具有的精神。
唐紹儀是一個具備民族主義情愫和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外交家和政治活動家,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這種情愫和思想是進步的。他為維護民主共和,推動中國現代化程序做出了很大的功績。
第十一章 陳其美:豪情萬丈毀譽殊
民國初年,有許多革命志士在黨派之爭、國家救亡運動中揮灑熱血。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旗下的軍統特務部令人聞之驚顫,其殺人無數,蔣介石只是視之平常。但有一位革命志士的死,令蔣介石痛哭流涕,還冒著危險為他親自收尺祭奠,這位革命志士便是與蔣介石結義金蘭的陳其美。
是誰暗殺了陳其美?陳其美又是何許人,令蔣介石如此傷感悲痛?
陳其美相貌清秀,素以&ldo;四捷&rdo;著稱‐‐口齒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動捷,性格豪邁俠氣,做事勇敢果斷。身為一名革命黨人,他確實做了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功績,而且他還不是一個默守成規的革命黨人,傳言他經常&ldo;在外冶遊&rdo;,花天酒地,風流倜儻,被稱為&ldo;楊梅都督&rdo;。
後人對於他的功過是非,一直頗有微辭,那是因為陳其美有點&ldo;狠&rdo;。傳說陳其美孩提時某日與夥伴們嬉戲,一個小孩玩火不慎,轉眼間身上已多處著火,周遭的孩子們皆嚇得不知所措,唯獨陳其美當機立斷,衝上前去一把抱住,拼命在地上打滾,終於滅火救了同伴。傳說雖然不知道真假,但多少反映出陳其美的個人特質,而他的這種性格特質在他後來的處事手段上又留下不少令人非議之處。
陳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湖州市吳興人,生於1878年1月17日,是中華民國早期政治風雲人物,堪稱革命元勛。陳氏兄弟共三人,長兄是陳其業(字勤士,即陳果夫、陳立夫兄弟之父),其次是陳其美,三弟名陳其採(字藹士)。
陳其美年少時家境貧寒,15歲便輟學到當地的一家當鋪當學徒,使其長兄及三弟能上學。典當業不僅要求待人接物要幹練,而且需要廣博的知識。陳其美在這個無形的課堂裡,有了十二年的社會經歷,在如此悠長的歲月中,飽受磨練的他吸收了許多別處學不到的知識。陳其美在當學徒的時候,已經開始對時事發生興趣,慢慢地在潛意識中,便萌生了一種糾正社會不平與領導社會民眾的觀念。
1902年,陳其美的三弟陳其採從日本回到中國,談話中向陳其美講述了日本富強的情況,陳其美大受啟發,決定不自封在當鋪終生,放棄了從商道路。1903年,陳其美隻身來到上海求學,以擔任會計為生,同時結識各方面的人物。1906年夏,陳其美受三弟陳其採的接濟,東渡日本,進入東京警監學校學習警察法律。在這裡,他認識了徐錫麟、秋瑾、張靜江、譚人鳳、褚慧僧、孫中山等人,並常和革命者交遊。這年冬天,陳其美宣誓加入了孫中山先生在東京創立的革命團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