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表達方式,提醒眾人注意到各種機械製作的影象對語言進行的猛烈攻擊——照片、印刷畫、海報、圖片和廣告,這些影象無可遏止地迅速蔓延於整個美國文化。我這裡特意用了“攻擊”這個詞,是為了強調布林斯廷的“影象革命”中表達的深刻含義。以照片為中心的這些影象不僅僅滿足於對語言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而且試圖要替代語言詮釋、理解和驗證現實的功能。關於布林斯廷對影象革命的暗示,我想在這裡做出一個明確的解釋:影象的中心地位削弱了對於資訊、新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於現實的傳統定義。從早期的廣告牌、海報和廣告到後來的所謂“新聞”雜誌和報紙,如《生活》、《紐約每日鏡報》和《每日新聞》,圖片把文字驅趕到背景裡,有時乾脆就把它驅逐出境。到19世紀後期,廣告商和新聞記者發現,一張照片不僅勝過1000個字,而且,如果從銷售情況來看,好處更多。對於無數美國人來說,“看”取代了“讀”而成為他們進行判斷的基礎。

第五章 躲躲貓的世界(6)

照片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成為電報式新聞的絕好補充,這些電報式新聞把讀者淹沒在一大堆不知來自何處、事關何人的事實中,而照片正好為這些奇怪的乾巴巴條目提供了具體的影象,在那些陌生的名字旁附上一張張臉孔。這樣,我們至少有這樣一種錯覺:“新聞”和我們的感官體驗之間存在著某種關係。這些照片為“今日新聞”創造了一個表面的語境,而“今日新聞”反過來又為照片提供了語境。

但這種照片和新聞共同形成的語境其實純屬錯覺。透過下面這個例子,你可能會更好地瞭解我的觀點。你想像一下,一個陌生人告訴你,伊利克斯是一種蚓狀植物的亞種,生活在愛爾多農傑斯島上,長著有關節的葉子,每年開兩次花。你可能會表現出很不屑的樣子說:“是呀,但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那個陌生人回答說:“我這裡有一張照片,你可以看看。”然後他遞給你一張照片,上面標明是“愛爾多農傑斯島上的伊利克斯”。“哦,對,現在我明白了。”你可能會低聲自語。確實,照片為你聽到的一句話提供了語境,而這句話又為照片提供了某種語境,然後你甚至會相信你確實學到了什麼東西。但如果這件事是完全獨立的,和你過去的知識或未來的打算都沒有任何關係,如果你和那個陌生人的相遇開始於此,也結束於此,那麼這個由句子和圖片共同創造的語境就沒有任何意義。你其實什麼也沒有學到(也許除了以後要避開手拿照片的陌生人以外),伊利克斯將從你的腦海中消失,就像它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至多,你會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插曲,可以作為雞尾酒會上閒聊的談資或在填縱橫字謎時多一個詞彙,除此之外別無他用。

說到縱橫字謎,我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電報和照片成功地把新聞從有用的資訊轉變成沒有語境的事實時,縱橫字謎在美國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消遣。這種巧合說明現代技術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資訊的態度:過去人們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搜尋資訊,現在是為了讓無用的資訊派上用場而製造問題。縱橫字謎就是這樣的一種偽語境,雞尾酒會則是另一種“偽語境”,30年代和40年代的廣播智力競賽和現代的電視遊戲比賽也是這一類東西,最典型的可能就是廣受歡迎的“歡樂問答”2。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偽語境”,都為“這些彼此沒有關聯的事實和我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提供了答案,而且答案是一致的:為什麼不利用它們作為消遣、娛樂,或在遊戲中找點樂?在《影象》一書中,布林斯廷認為影象革命的主要產物是“偽事件”,即蓄意安排用於被報道的事件,如記者招待會之類。我這裡想說的是,源於電報和攝影術的一個更重要的產物也許是偽語境。偽語境的作用是為了讓脫離生活、毫無關聯的資訊獲得一種表面的用處。但偽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