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知道一個叫趙保吉的人嗎?”
趙元佐有些意外:“知道,是個党項人,你問他做什麼?”
壽昌道:“党項人是什麼人?怎麼惹得三哥發那麼大脾氣?還說那些大臣就知道裝樣子什麼的。”
趙元佐望著前面幾乎沒有人影的街道,理了理頭緒開口道:“這事說來話長,党項人有人是羌族後裔,有人說出自鮮卑。隋唐之際他們內附遷徙,其中遷至夏州今陝西靖邊的那一部最為強大,稱為平夏部。唐末,黃巢作亂時,該部首領拓跋思恭曾出兵勤王,唐封其為定難軍節度使,統轄夏、佞、銀、宵、靜五州。進爵夏國公,又賜姓李氏。從此。這党項人便姓了李。”
壽導連忙道:“不對不對,我說的是姓趙的,不是姓李的。”
趙元佐笑道:“你別急呀,聽我慢慢給你說。我大宋立國之後,伯父為使天下一統,便冊封了當時党項的首領李彝興為定難軍節度使,以保天下太平。前些年,夏州和和大宋一直保持著臣屬關係。直到爹爹將北漢征伐之後,打算將夏州收歸版圖,從而引發了夏州那些人的敵意。
李彝興死後,定難軍節度使的位由兒子李克睿原名李光睿,避太宗諱而改名襲了。李克睿有三個兒子,李繼筠、李繼捧、李繼拜他死之後,由長子李繼筠襲了位。
可是這個子繼六,做了兩年節度使,就幹大平興國五年喲年病死叫川“午叉不能繼位。因此,便由他的弟弟李繼捧繼了位。這個李繼捧是個,不怎麼成器的人,做了兩年節度使,把夏州搞的越來越亂。他的叔父、綏州刺史李克文向朝廷上表。覺得他“不當襲職,恐生變亂”建議召其入朝,其實克非是想趁著朝廷的手,解除侄兒節度使的職位,自己去做罷了。
李繼捧入京後,爹爹仿著唐例,賜了他趙姓,又賜名叫做趙保忠,趙保忠和他叔叔李克文便將定難軍節度的諸州之地盡數獻給了朝廷。
可是大家都沒想到,那個李繼遷卻並不買賬,他並沒有隨著趙保忠入京,而是藉著給乳母發喪之名拉著人馬跑到了離夏州三百餘里的地斤澤今內蒙古鄂托克旗東北,聯絡了許多忠於党項的族人不斷的擴張,企圖恢復党項人原本的勢力。
李繼遷雖然聯絡了不少人,無奈卻不是我大宋官兵的對手,被當時的夏州尹曹光實打的一敗再敗。立足之地銀州落於曹大人之手,連他的母親和妻子兒女都被曹大人俘虜了。
李繼遷無奈之下,只得親自向曹大人請降。這個曹光實,打仗是一把好手,可心裡卻糊塗的緊,他以為李繼遷真的要投降,帶了百十兵馬就去招降了,結果被李繼遷設伏將他們全部殺掉了。
李繼遷殺了曹光實之後,讓部下裝成朝廷官兵,詐取了銀州。自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可是沒多久就又被朝廷大軍趕的遠遠北逃了。
雍熙年間,爹爹打算北上伐遼,李繼遷趁機和遼國勾結,要聯手與朝廷抗衡。遼國那時候也害怕大宋,自然有心與他結交,便冊封他為定難軍節度使,還封了個,夏國王。得到遼國的支援,李繼遷膽子便大了起來,常常在邊境一帶偷襲朝廷官兵,一擊礙手之後又很快逃入遼境,讓人頭疼不已。
爹爹無奈,便重新冊封趙保忠為定難軍節度使,讓他再去節制夏州,希望以兄弟之情將李繼遷勸解得降了朝廷。可是這個趙保忠實在不成器,他沒把人家說服,到被人家把自己說服了,兄弟兩又勾結起來一起反抗朝廷,那趙保忠還裝著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給爹爹要錢要糧。背地裡又和遼國勾串通一起對付朝廷,還被遼國封了個西平王。
這兄弟倆這些事一直是在暗地裡搞的,朝廷一點風聲都沒聽到,一直到淳化五年 年,哥倆為分地盤的事火併了一場,趙保忠大敗,被李繼遷派了個人押解進了京,他的人馬則被李繼遷吞併了。直到趙保忠見了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