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駕到!”
朗衛快馬趕來。
李必讓新兵們停止訓練,排好佇列迎接王駕。
“拜見大王!”
車駕抵達後,士卒們高喊的聲音響徹天際。
子嬰下得車來,走到五百名士卒前,打量著這些新兵們。
冬日溫暖的陽光,照耀在一個個年輕黝黑的臉龐上,士卒們臉上洋溢著欣喜之色。
有幸得以見到大王,士卒們無不興奮。
除了朗衛外,有兩個武將跟在子嬰旁邊,其中一個是李必,另外一個子嬰從未見過。
李必用手掌指了一下那武將,介紹道:“大王,這位叫王翳,在騎兵中為軍候。”
王翳年近三旬,一臉絡腮鬍,身材矮壯。
王翳向子嬰恭敬作揖:“末將拜見大王!”
王翳?子嬰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他大腦快速運轉著,很快想起來了。在原本歷史上垓下之戰時,搶到項羽屍體的五個漢軍武將中,其中之一便是王翳。
子嬰在現代時查過資料,另外四人分別是呂勝、楊喜、呂馬童、楊武,除了呂勝外,其餘四人皆是秦地人,原本在秦軍,後來在漢中或關中投奔劉邦。
子嬰還想起來了,王翳是關中人,原本是郎中令的屬官,軍職為郎中騎。
他對王翳道:“寡人好像記得,你原本為郎中騎。”
王翳道:“稟大王,末將的確曾做過郎中騎,奸賊趙成任郎中令後,把末將撤掉。李將軍來了隴山後,才重新啟用末將。”
原來如此,趙成做郎中令後,把屬官換成自己的人。
子嬰問李必道:“李將軍,可知楊喜、呂馬童、楊武三人?”
李必道:“稟大王,末將知道楊武,他同樣是軍候,在駱甲那邊訓練士卒騎射。”
子嬰再道:“這騎兵新兵如何訓練?需訓練多久?李將軍給寡人好好講講。”
李必命王翳帶新兵們繼續操練,再跟子嬰細細講述起來。
新兵首先訓練的是如何上馬,然後是上馬後雙腿夾住馬身,讓身體保持平衡,再過來是駕馭馬匹,讓馬匹行走、奔跑、停下。
在沒有馬鐙情況下,別說是騎射,僅僅是騎馬都要下一番苦功夫。
馬鐙肯定是要發明出來,但現在不是時候。
子嬰還想到了馬掌和高橋馬鞍,什麼時候給秦軍戰馬上釘上馬掌呢?
馬掌的好處是十分明顯的,給戰馬釘上馬掌之後,就能有效防止馬蹄角質的磨損,如此一來,馬匹在道路惡劣條件下的長途行軍能力,將會得到顯著的提高,戰馬因為馬蹄角質磨損而造成的非戰鬥損耗也將大大降低。
最大問題是,馬掌的秘密一旦被匈奴人知曉,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一旦有了馬掌,匈奴騎兵就能肆無忌憚地深入中原腹地了!
歷史上,匈奴人頂多也就在長城附近打搶掠。
事實上,匈奴人的兇狠驃悍完全不在蒙元之下。
冒頓是軍事天才,能力估計不在鐵木真、忽必烈之下。
而匈奴人卻沒能像歷史上蒙元時期那樣橫掃整個歐亞大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冶鐵技術比較落後,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匈奴騎兵沒有釘馬掌,難以像蒙古騎兵那樣進行高強度、遠距離的奔跑。
可以想象出來,一旦讓匈奴人掌握了馬掌的秘密,匈奴人就能夠肆無忌憚地深入中原腹地,又或者是向西進一步橫掃,更大地擴充實力。
子嬰還是暫時放棄了給騎兵釘馬掌的念頭,風險太大了。
發明馬掌和馬鐙的時機未到,高橋馬鞍卻是可以的。
李必繼續講述著,參與騎兵訓練的軍官,有軍候八人,百將數十人人,原本僅有的數千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