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她乾得很成功。武周王朝十五年,大體上做到了河清海晏,國泰民安。雖然經濟發展速度不如貞觀(太宗之治),社會繁榮程度不如開元(玄宗之治),但至少做到了倉廩充實,人丁興旺。帝國的版圖,也超過了唐太宗貞觀時期。女皇陛下本人,更是重新煥發了青春。長壽元年(公元692年)九月,她長出了新的牙齒(時年六十九歲);聖歷二年(公元699年)正月,又生出了新的眉毛(時年七十六歲)。人們通常都說,愛情使女人年輕。武則天這個女人,卻居然因###和政治生活而年輕,這真是個奇蹟。�
另一個奇蹟是:中國歷史上不少帝王,中青年時勵精圖治,奮發有為,到了晚年卻不是犯糊塗,就是犯錯誤。武則天卻是個例外。她當皇帝時已經六十七歲,但直到八十二歲退位時,頭腦之清醒,思維之敏捷,精力之充沛,判斷之準確,都絲毫不減當年,全無衰老跡象,也全無倦政情緒。只是在被奪去權力的同時又被奪取男寵後,政治和男人都玩不成了,這才迅速地老下來。�
也許,這都因為她是個女人。女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其實比男人好,至少比男人更持久。“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剛性的男人容易夭折,柔性的女人則更堅韌。所以女人往往比男人更長壽,糊塗老爺子似乎也比糊塗老太太要多。只要想想歷史上有那麼多有名的太后,楊府和賈府裡掛帥的也是精明強幹的老太君,便不難明白這個道理。�
武則天當然比楊家將中的佘太君和《紅樓夢》裡的史太君(賈母)更厲害,因為她是皇帝。皇帝歷來被稱作“君父”,而父親和兒子之間總是難免有些彆扭的。現在皇帝換成了武則天,武周王朝的朝廷,便有了些老太太領著一群兒孫的味道。所以,則天一朝的君臣關係,還當真比較和諧。�
這當然主要因為武則天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女君男臣的“陰陽互補”倒在其次。在順利地奪取了政權,登上了帝位以後,武則天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她深知,保住一個政權並不比奪取一個政權更容易,保住政權還要創造太平盛世,就更是困難。要做到這一點,靠她一個人是不行的,必須廣納人才。人才不是擺設。要使用人才,首先就要尊重人才,而對人才的最大尊重,又莫過於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顯然,治國必須招賢,招賢又必須納諫。�
有人認為,武則天的虛心納諫,有“古賢王之風”,其實不然。秦皇漢武唐太宗,都是早年納諫,晚年拒諫。武則天正好相反,是早年拒諫,晚年納諫。因為早年之諫,是反對她當皇帝,她為什麼要聽?晚年之諫,則是幫助她當皇帝,她為什麼不聽?可見,武則天並不是一個不識好歹的人。前一段之所以要鉗制言論杜絕批評,實在因為“牝雞司晨”之類的說法不絕於耳,只好先把大家的嘴封起來,免得麻煩。�
難怪此刻的武則天,會對批評表現出極大的寬容了。她這個人,是很喜歡所謂“祥瑞”的。聖歷二年(公元699年)九月,有梨樹開花。武則天問群臣:這是什麼祥瑞啊?諸臣都說:是陛下德被草木。惟獨鳳閣侍郎杜景儉說:這不是祥瑞,而是臣的罪過。因為宰相之責,在輔佐陛下,協調陰陽。現在居然出了秋天裡開梨花這種陰陽顛倒物理不平的怪事,當然是臣的罪過。說完,跪倒在地,請武則天處分。女皇大為感動,說:“卿真宰相也!”�
這樣的事例不勝列舉。長安元年(公元701年)三月,天降大雪,宰相蘇味道以為祥瑞,率百官慶賀,惟獨侍御史王求禮不拜,他反問:如果三月裡下的是瑞雪,那臘月裡下的是什麼雪?仲春之際,萬物正在復甦,突降大雪,只能是災害,哪裡是什麼祥瑞!武則天雖然很掃興,卻當即表示接受意見,並下令停止朝會三天,以表示對天有不測的驚恐。�
看來,這位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一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