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奇南香來自印度
習慣上,我國民間把印度來的一種棒香叫做奇南香。我有個在青海塔爾寺做香業生意的朋友,交往了幾年,略知這種奇南香曲線來到中國的經過。
原來,在西藏那兒,由最初做邊貿生意的緬甸商人,把產於印度班加羅爾的線香和其他印度特產,帶到了西藏。因為在我國西藏境內,有很多的喇嘛教徒和部分印度教徒,他們習慣使用這些香作為寺廟用。上世紀八十年初,那裡的邊貿生意異常的繁榮,西藏的眾多寺院以及市場上,到處充斥著來自印度的這種香。由於這種香料只有印度特產,也深受我國藏民的喜愛,所以它很快大量流入我國西藏各地。這時,原先的宗教物品迅速演變成一種邊貿生意,緬甸商人每次入境時就帶來了更多的印度奇南香,隨即從我喇嘛教徒以及藏民手上換成回程的車錢和一些生活用品。
終於,奇南香被意外地變成一項長途跋涉的販運生意。
每年五月,西藏的喇嘛教和一些印度的喇嘛教,他們都要組成龐大的朝聖隊伍,從西藏出發,翻過青藏高原,來到我國青海省的喇嘛教聖地朝拜。這支零零散散的朝聖隊伍來到青海時,他們帶來的最多的東西就是他們從緬甸商人手上買來的奇南香。他們的使命就是要把這種純真的香和自己的虔誠,帶到聖地朝拜。喇嘛教徒一路風塵地把這些奇南香一直馱運到青海的西寧市。在西寧西南20公里的地方,有個著名的喇嘛教寺院:塔爾寺。這裡常年香火不斷,信徒雲集。朝聖的季節,馱香的喇嘛隊伍能輕而易舉地把他們帶來多餘的印度奇南香,換成回家的盤纏。這些成捆成箱的奇南香,以低廉的價格傾銷給當地的商販、香客和遊客們。於是到了八十年代中,印度的奇南香在我國青海首先形成了市場,很快就有人把這些從印度來的棒香(應該屬於走私的)在市面上兜售或者批發。
那時正趕上我國經濟的開放,我那朋友就是這時候經營起奇南香生意的。他在上海自己零售或批發印度奇南香,不時地還乘火車去青海西寧進貨。他在上海做印度奇南香生意算是比較率先的。但是在西寧,他還是個小小的批發商販。真正掌握奇南香生意的,就是西寧當地幾個有內地關係的漢人香商。香商們總是囤積奇貨,隨市論價。因為每年馱香的喇嘛隊伍只來青海一次。青海的香販們把從藏民手上收來的奇南香,只需稍加整理或分類,便可販運到別處的販子手裡。
由於這種棒香只有印度特產,而且我國民間也有焚香的風氣,奇南香就很快從青海來到了我國四面八方。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清朝末年英商的東印度公司,就是首先將這種印度的棒香及其香料、檀木、茶葉等等,從海路進入我國市場的。奇南香的叫法,就是那時候開始的。那時奇南香只有富人家才能享用,是合法的舶來品。但是不久,東印度公司破產,英國人在印度的殖民歷史也已近尾聲。這樣,印度的奇南香以後就漸漸在我國人民的記憶中泯滅了,但是它的特有的香氣,人們一直留在嗅覺裡。
印度是個盛產植物香料的國家。香料產業在印度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印度的香料充斥在他們的文化、生活和食物裡。來到我國的這種棒香,出產於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是完全用印度的植物香料研磨而製成。每支香點燃時飄出的青煙,經空氣稀釋後,會久久地香飄四方,沁人心脾,提神醒腦。據說這種棒香最初是印度寺廟裡焚燒儀式。遠古印度的僧人相信以各種帶有香味的植物混合燃燒的煙霧,能驅散蚊子、蒼蠅和寺院裡的晦氣,能幹燥寺院裡的空氣,能清心怡神等。以後就變成寺院每日要焚燒有香味植物的習慣,並漸漸演變成把這些有香味的植物烘乾、研成細末的寺廟產業。後來,經過好長一段時間,這種燃香的習俗就慢慢的從寺廟走向人們的生活和市場上。奇南香就像它盒子上英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