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頁

曾國藩受教育路徑與左宗棠完全不一樣。曾國藩一直是體制內薰陶出來的,儒家文化的孝臣忠君思想,在日夜的跪拜與磕頭中,幾乎已經沉澱為他的基因螺旋。&ldo;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rdo;,封建官僚的規矩、保守、固化程式,讓他瞻前顧後,喪失了&ldo;豪雄蓋代&rdo;的氣概。

以曾國藩謹慎的性格,對奪權成功後,能不能穩住陣腳,維繫長久,也沒有多少把握。湘勇內部有分裂的可能性,淮軍勢力脫離出去也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八旗騎兵主力在北方依然存在,捻軍起義、回民叛亂,西方列強的眈眈虎視,曾國藩都會將它考慮成政治與軍事風險。

而且事前他沒有這個打算。事非預不立,曾國藩辦團練時理想就是衛道,而沒有想過倒戈,中途也就沒有夾帶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比方暗地囤積軍隊,專留作推翻朝廷用。臨時變動計劃,會多麼粗糙難成啊。

作為湘勇統帥,周全考慮下來,還有一個深層的問題,就是真正的政治綱領,他們沒有。

太平天國往小處說有&ldo;天朝田畝制度&rdo;,往中處說有&ldo;資政新篇&rdo;,往大處說有人人平等的&ldo;天國理想&rdo;。

湘勇如果奪權成功,也不過是改朝換代,甚至只是朝代的中期過渡,也就是打倒老皇帝,自立新皇帝,弄出個&ldo;後清&rdo;政權。這在當時可以過把皇帝癮。除了疊床架屋瞎折騰,歷史進步作用,幾乎沒有。

不錯,曾國藩與左宗棠發起的洋務運動,是經世致用的科學與技術思想的實踐,屬於新鮮血液,正能量,能引領未來。但純粹的科學與技術,不能當作引領政權的意識形態。

何況,曾國藩創辦洋務運動,目的只在維護政權穩定。 1861年,他創辦安慶內軍械所,是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第一個軍事工業企業,只生產子彈、火藥、槍炮。這與左宗棠創辦甘肅呢織總局,專注民生大異其趣。而不著眼民生,先軍政治,這樣的政權沒有未來。

事實上,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後,之所以垂簾聽政成功,正在於對政權制度有創新,她的權力結構,有內閣責任制的特點:皇帝保留問責權,辦事實權在宰相手中,五個軍機大臣,行使宰相職權,已經打破了皇權獨裁。

歷史的潮流,天下的大勢,逼得皇權現在必須下放分權。 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洋務運動帶來新的市場經濟初步形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民主共和開始萌芽。誰能在意識形態上引領未來,誰就能掌握主動權。

顯然,精通傳統儒學的曾國藩不懂得這些。他所以辦洋務,因為在技術上他信奉經世致用,但作為整個滿清王朝第一號的理學大師,在意識形態上,他是集權政治的忠實擁護者。這一點《討粵匪檄》已經說得很明白。太平天國即使被他定義的邪教,但多少有資本主義的內容。而曾國藩剛好對這些資本主義的新東西最排斥,他用三千年前周朝的&ldo;華夷之辨&rdo;,來處理中西文化的衝突。用&ldo;東夷、南蠻、西戎、北狄&rdo;,拱立一個睥睨天下的天朝上國,這種極度保守的觀念,與國門已經洞開,時代需要平等、民主、自由的改革開放意識,完全在反其道而行!

所以,湘勇無論是否奪權,無論奪權是否成功,意義都不大。

湘官們密謀問鼎,只能心中想想,變不成行動。

這也註定了,左宗棠還要與朝廷合作。透過政府這個平臺,繼續去實現自己的抱負。

在國家與社會完全混同的19世紀的中國,官職與爵位,讓左宗棠與普通官僚無異。諸葛亮是一個國家理想主義者,現在的官員左宗棠,最醒目的價值,在於他樸素的國家理想主義追求。

左宗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