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頁

從1882年2月上任,到1884 年 3 月卸任,左宗棠擔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兩年。兩年內,他集中精力做了四個方面的事:興修水利、整頓海防、開發礦業、興辦洋務。[1]

從1866年籌劃福州船政局起,左宗棠辦洋務已經有16個年頭了。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發展,弊病這時開始顯露出來:國家所有制與私人產權發生激烈的衝突。

16年來,洋務運動在全國陸續興起,模式一直是&ldo;官辦&rdo;。用今天話說,政府辦企業。這個模式利少弊多,左宗棠發現弊病主要是&ldo;所鑄之器不精,而費不可得&rdo;。

怎麼克服&ldo;國辦企業&rdo;產品毛糙、生產出來還要賠本的弊端呢?

左宗棠找原因,發現是產權不清所致。他從理論上先分清國家、私人、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結論是:&ldo;與民爭利,不若教民興利&rdo;,&ldo;不奪民間固有之利,收回洋人奪取之利,更盡民間未盡之利&rdo;,&ldo;民利仍還之民&rdo;。左宗棠下令放權:商業的事情,商人自己說了算。

在實施中怎麼保證商人獨立自主,商人利益歸商人,而不被國家剝奪?左宗棠的方法,是在體制中做變通。 1882 年,他奏請朝廷批准創辦利國驛煤礦,該礦名義上仍是&ldo;官督商辦&rdo;,實際上已是&ldo;商督商辦&rdo;,股東有了基本的獨立自主權。[2]

利國驛煤礦辦後贏利,左宗棠將成功的經驗推廣。

1885 年,左宗棠在督辦福建軍務期間,還向朝廷上折,建議中國學習西方製糖技術建廠,左宗棠建議,將企業全部由&ldo;官辦&rdo;轉軌成&ldo;商辦&rdo;。

他鼓勵民間自己開辦新式企業,從這裡嘗到了甜頭,也看到了振興國家經濟的希望:如果政府不去自己辦企業,只負責鼓勵老百姓多賺錢,老百姓必然對有錢的商人心生羨慕(&ldo;如官倡其利,民必羨之。&rdo;),老百姓紛紛去從事經商活動,透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發家致富了,政府透過稅收槓桿,不要搭進成本,還可以收取商業稅。這大大節省了&ldo;官督商辦&rdo;模式中政府派官員去企業支付的管理成本。(&ldo;官本既還,只收稅課,不必派員管廠。&rdo;)

左宗棠從18歲自學經世致用學問,又沒有任何體制內教育經驗束縛思維,以旁觀者的眼光,對比中西差別,他一眼就看出導致中國落後的根源,出在中國文化身上:中國人將智慧都消耗在四書、五經、八股這些大而無當的虛空學問上,外國人的聰明都落到了科學與技術構建起來的經濟實體方面(&ldo;中國之睿知運於虛,外國之聰明寄於實。&rdo;);中國人將倫理道德作為立國的根本,把科學技術看成是末等小事,外國人則不然,他們推崇科學技術,看輕倫理道德。(&ldo;中國以義理為本,藝事為末;外國以藝事為重,義理為輕。&rdo;)。中國文化一味追求務虛,導致近代工業完全落後。

左宗棠決定透過辦洋務來改造中國文化。作為一個受中華文化哺育成長起來的讀書人,他有著很強的文化本位心理,看清楚了中國的短處,但接受不了這種文化自卑:雖然中國人的長處不如外國人,但也沒什麼了不起,我們跟著他們學習就可以了,讓西方獨霸科學技術專長,那是不行的。(&ldo;謂我之長不如外國,藉外國導其先可也;謂我之長不如外國,讓外國擅其能不可也。&rdo;)

左宗棠讀過魏源的《海國圖志》,接受了&ldo;師夷長技以制夷&rdo;觀點。大權在握的總督,接受了就要頂著責罵與非難,毅然去實踐推行。他給二哥左宗植寫信說,湖南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