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頁

大司馬沉吟片刻,點了頭:&ldo;便依你所見。東突厥貢馬這次,便暫且緩上一緩。&rdo;

東宮中,太子並沒有想到他曾經的擔憂和猜測,已在皇后和大司馬的寥寥數語間消弭無蹤。

皇后喪子之後,皇帝做足了姿態,朝堂之上不顧眾人反對,非要立皇后誕下的死胎為太子,停靈期間禁了民間婚嫁,足足有四十九日。

喪儀之重,幾乎比肩合德太子。

國喪期間,秦家數次遞來訊息,陳繼堯依舊綿延青樓楚館,與三教九流走得極近,竹篦胡蜂仍在探訪。

小太子聽了默默點頭,對泰安說:&ldo;看來陳繼堯弒父之心未滅,只是不知是否還會選擇突厥訓馬當日。&rdo;

原本定於五月中旬的馴馬因皇后喪子而推遲至七月中旬,恰在小太子的十四歲壽辰之後。

泰安依舊十分擔憂,問太子道:&ldo;大司馬和皇后可會在馴馬時對你下手?不然好端端的,非要你去觀禮作甚?&rdo;

太子心態卻比上次放鬆許多,柔聲安慰她道:&ldo;我倒覺得不至於。皇后剛剛喪子,後宮局勢不明。待到馴馬當日,我們只當觀客,且去看陳繼堯如何蹦躂罷。&rdo;

太子原本最擔憂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怕他自己苦心積慮設下局,卻被陳繼堯演一齣好戲誘他上鉤,聯合陳克令將他暗殺。

可是皇后失子之後,陳家心態又有變化,後宮中拼命爭奪地盤的沈王吳家,未必比他這個太子威脅更小。

這次再去觀看突厥貢馬,小太子打定主意作壁上觀,半點也不插手。

非但自己不插手,還提前約束了秦家,不許他們其中摻和。

陳克令欲對太子下手,陳繼堯和太子卻欲對陳克令下手。

而這本被陳克令、陳繼堯和太子三人均認為是最佳下手時機的馴馬日,卻因皇后失子一事,被太子和陳克令不約而同地放棄了。

七月中旬馴馬日,原本應當腥風血雨的一天,卻顯得格外風平浪靜。

太子低調又沉默地坐在高臺上,任憑東突厥使臣大放厥詞肆意挑釁,將大燕皇室罵得好似斷了香火的孬種,卻一言不發堅決不肯上馬,裝足了草包的樣子,惹來中書令裴郡之數次白眼。

陳克令並未強逼太子馴馬以振國威,僅僅出言譏諷數句之後,便輕描淡寫放過太子,轉身詢問自己麾下大將,可有人願揚大燕聲名。

數名大將,踴躍策馬向前,陳克令心下甚慰,正待誇耀一番,卻沒想到奔在最前、話放得最滿、口口聲聲要給突厥人顏色看看的,卻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陳繼堯。

一切都如太子所料。可小太子卻半點不敢大意,冷冷看著,袖手旁觀。

陳繼堯果然自告奮勇主動馴馬,又果不其然,剛一踏上馬鐙還不及坐在鞍上,便從東突厥進貢的野馬上一屁/股摔下。

突厥使臣的一片鬨笑聲中,大司馬冷靜地走下高臺,帶著對兒子的防備和不滿,側身跨坐在兒子摔下來的,那匹野性未消的駿馬之上。

勁風吹過,大司馬傲然挺身,韁繩勒得筆直,接連數次揮舞鋼鞭,不過半柱香的功夫便將那匹野馬馴得溫順。

可偏生就在此時,本已被乖乖馴服的馬匹卻突然之間發起了瘋,像身受劇痛一樣非要將身上的陳克令甩下。

正欲下馬的陳克令一時不備,當真被甩了下來,墜馬了。

小太子心頭一震,目不轉睛地盯著馬場上的情形。

而被野馬甩下的大司馬,卻連一個跟頭也沒有栽倒,在空中時便調整了身姿,單膝跪倒在地穩住了身形,不見半點狼狽之態。

若說墜馬,是真墜馬了。

可是除了膝蓋上的那點青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