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悄悄上前兩步,一樣眯起眼睛仔細看著。
她只看了一眼,便周身一震,難以置信地看向太子。
那物不是旁的,正是一枚玉質九龍杯,四角各有二龍戲珠,加上杯底金絲鑲嵌的蛟龍,剛剛好九條栩栩如生的金龍。
這隻九龍杯,泰安再熟悉不過,曾經無數次地見過。
見一個人用過。
隔了三十餘年,那人在她心中容貌依舊 ,爽朗地託著這九龍金盃酩酊痛飲的樣子深深篆刻在她心中,從來不曾淡忘過。
她至親至親的兄長,墜馬而亡的合德太子。
公主泰安一切的悲劇,都自兄長墜馬伊始。
父皇一病不起,群臣騷亂不堪,她咬牙站了出來,協禮部一起操辦了兄長的喪儀。
她記得比誰都還清楚,落葬當日,她親手將這隻九龍金盃塞入合德太子的棺木中,從此再也不曾拿出來過。
陸天師恰在此時,一面輕盈地轉動九龍杯,一面沉聲說道:&ldo;此物乃是隨葬的貢品,本是用來鎮守陵寢中的邪祟之物,為何會出現在太子殿下的書箱中?敢問太子,大燕皇族的隨葬品,你收納在了何處?&rdo;
第90章 風雲(一更)
太子朗聲大笑, 語氣滿是嘲諷:&ldo;陸天師此話差矣。你既非就任禮部,又非我大燕皇族, 僅憑一隻九龍模樣的金盃, 如何知道這是隨葬的貢品?若是隨葬品, 我到想問問又是隨哪位先祖的墓穴一同葬下?&rdo;
陸天師尚且要端出仙風道骨的架子, 不願與太子正面對上, 只冷麵捻須不語,望向座上的皇帝。
兩人配合當真默契, 皇帝幾乎立刻開口斥責太子:&ldo;睿兒休得對國師無理!陸天師道法精深,乃是得道的國師,自然一眼就能看出關竅!&rdo;
太子冷哼:&ldo;既然如此,還望國師賜教!這九龍金盃隨誰人落葬,又有何特殊之處,如何阻礙了我大燕龍脈傳繼, 還請國師一一解釋清楚!&rdo;
皇帝強忍怒意, 反問太子:&ldo;…阿爹倒還想問問你, 這九龍金盃究竟是何來歷, 又為何會出現在你東宮的箱籠裡?東宮近衛自你北征歸來之後,人數由三百猛增至三千,餉糧從何而來?你如今掌管禮部大覺寺, 若是近水樓臺做錯了事, 阿爹亦不會怪罪於你, 只須你坦白認錯便可!&rdo;
東宮的餉糧得來的的確不算乾淨, 既有秦家的供給, 也有爭戰時的雁過拔毛。
太子自然不會認為自己有多清白,可是汙衊他從皇陵裡偷金銀祭品出來補貼軍餉,太子萬萬不會相認。
太子冷笑著轉過身,又去追問陸道長:&ldo;國師可能給句準話,這九龍杯究竟是誰人的陪葬?只你明明白白說出金杯來源,便由我來主持,堂堂正正開棺驗屍,看看陪葬祭品是否有所短缺,如何?&rdo;
皇帝大怒:&ldo;逆子!竟想剖開祖墳開棺驗屍,你是活膩味了嗎?&rdo;
太子一語不發,毫無畏懼地看著皇帝。
可是卻沒有注意到,東宮長信殿的長廊之下,死去三十年的亡國公主泰安,在聽到太子&ldo;開棺驗屍&rdo;四個字之後,震驚地瞪大了雙眼。
&ldo;瘋了嗎?&rdo;她險些驚撥出聲,再一想,又覺得太子必定不知這金盃當真是她兄長的陪葬,所以才會這樣輕狂地說出這些話。
泰安立刻焦急起來,恨不能想方設法衝到太子身邊告訴他。
她心有所思,腳步下意識地挪動,裙擺隨著動作搖曳,卻彷彿突然間感受到了一陣強烈的壓迫和恐懼。
又是那種感覺…又是那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