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孫策「字伯符」返回營寨,回想起袁術「字公路」在宴會上如此輕視自己,心中愁悶,於是趁著月色,在中庭之中漫步。 “父親……”抬頭仰望著星空,孫策想起來了自己死去的父親孫堅,“您當年名垂諸侯……如今,不孝之子卻淪落至此,寄人籬下,百般受辱……這讓孩兒如何對得起您在天之靈……”想到這裡,孫策不由得落下淚來,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伯符!”忽然一人從外面進入,笑著對孫策說道,“伯符為什麼要這樣?尊父在世的時候,有問題經常會來問我,現在伯符有猶豫不決的事情,怎麼不問我,卻獨自在這裡落淚呢?” 孫策看向那人,乃是丹陽郡故障人朱治「字君理」,是原先孫策手下從事。 孫策擦乾眼淚,對朱治說道:“我因為遺憾不能繼承父親的志向,所以傷感落淚。” 朱治說道:“要重開江東基業,為什麼不向袁公路借兵?” 孫策說道:“向他借兵?” 朱治說道:“你以救母為名,借兵回江東,與其坐困愁城,不如逃離樊籠,回到江東再展宏圖。” “你們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在這裡算計我家主公!”孫策、朱治正商議的時候,一人突然闖入。孫策一看,那人是袁術手下謀士,汝南郡細陽人呂範「字子衡」。 朱治說道:“子衡何出此言?我們只不過是聊一些家常而已。” 呂範說道:“二位的話我全都聽到了,我手下正好有精兵百餘人,可助伯符一臂之力。”聽完呂範的話,孫策和朱治對視一眼,呂範說道:“二位不必多疑,我雖然是袁公路的謀士,卻敬仰伯符膽略,方今天下,正是英雄用事的時候,呂某願意和君理相助伯符,共謀大計。” 孫策十分高興,問道:“子衡,有何見教?” 呂範說道:“袁公路此人,貪性吝嗇,只怕他不肯借兵。” 孫策說道:“我也這樣想,這可如何是好?” 呂範說道:“袁公路收留伯符,自然是看中你的才幹,其實,他日夜惦念你手中的傳國玉璽,如果能將傳國玉璽質押給他,當可借數千兵馬。” 孫策說道:“這個你不說,我也自然知道,他朝思暮想我手中的傳國玉璽。” “是啊。”朱治說道,“一方玉璽,諸侯覬覦,令尊正是為此捐軀。” 孫策說道:“玉璽雖然是先父的遺物,可他是國之重器,日後自當歸還朝廷,眼下只有將玉璽質押於袁公路,以便接到兵馬,助我返回江東,先父在天有靈,定然不會苛責於我。我要用這奪去我父生命的玉璽,換來先父夢寐以求的江山!” 呂範說道:“伯符果然深明大義。”三人於是計議已定。 次日,孫策前去拜見袁術,拜道:“明公在上,家父大仇還沒得報,孫策無顏苟活於世,如今家母老幼,全在曲阿,又被揚州刺史劉繇所制,舉步維艱,策,再不能隱忍不發,如今想要借明公數千,返回江東,以便救家小於危難之中,承歡於慈母膝下,以雪父仇,並且為明公奪得荊襄之地,為表誠意,願將亡夫遺留的傳國玉璽,質押於明公!” 袁術本來正在想個理由拒絕孫策,但是一聽到孫策說有玉璽,急忙派人取過來,連忙檢視。看了許久,袁術一邊盯著玉璽,一邊說道:“報父仇,救母危這是人子之道,自當為之。傳國玉璽是皇室寶物,暫時留在這裡也好,我不是要你的玉璽,只是念在你你忠孝可嘉,但是職位卑微,難以掌領大權,我表你為折衝校尉、殄寇將軍,借你精兵三千,良馬五百,擇日出發,平定之後,就趕緊回來。” 孫策拜道:“多謝明公大恩!”孫策於是率領軍馬,帶著朱治、呂範,以及孫堅原本對部下程普「字德謀」、黃蓋「字公覆」、韓當「字義公」等,擇日起兵。 。。。。。。。。。。 孫策行軍到歷陽,孫策見到一支軍隊趕到,前面的領軍將領資質風流,儀容秀麗,孫策吃驚的說道:“來者莫不是周郎?” “伯符!”來者正是周瑜「字公瑾」。 孫策十分高興的說道:“哈哈,果然是周郎!”兩人十分欣喜,下馬相擁,當天就在歷陽安營紮寨,一訴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