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對於中國人來說,飲食的味道,絕不僅僅只是食物的味道,還必須包括餐桌上特有的那種&ldo;人情味&rdo;。中國的菜餚,便體現了這種團結、和合、交融的群體意識和文化精神。中國菜,無論煎、炒、蒸、煮、燒、烤、炸、拌,幾乎都無不是將主料和佐料混在一起下鍋上桌,決不會像西方人那樣,肉是肉、魚是魚、鹽是鹽、胡椒是胡椒地各自獨立,分得一清二楚。一些大菜名菜,如&ldo;全家福&rdo;、&ldo;佛跳牆&rdo;、&ldo;霸王別姬&rdo;之類,更是多種主料的和合,味道早已不分彼此。而且,按照中國的烹調學、營養學和食療學的說法,這種&ldo;和合&rdo;,有利於陰陽協調,是一種極科學的做法。
當然,最好是,食物本身既&ldo;味道好極了&rdo;,人情味又很濃,而最能體現這雙重目的的,大概就是火鍋了。
火鍋的文化意義
火鍋簡直渾身上下都是中國文化。
火鍋熱,表示&ldo;親熱&rdo;;火鍋圓,表示&ldo;團圓&rdo;;火鍋用湯水處理原料,表示&ldo;以柔克剛&rdo;;火鍋不拒葷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調味不拒東西,山珍、海味、河鮮、時菜、豆腐、粉條,來者不拒,一律均可人鍋,表示&ldo;兼濟天下&rdo;;火鍋葷素雜糅,五味俱全,主料配料,味相滲透,又體現了一種&ldo;中和之美&rdo;。更重要的是,火鍋能最為形象直觀地體現&ldo;在同一口鍋裡吃飯&rdo;這樣一層深刻的意義,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ldo;共食&rdo;。更何況,這種&ldo;共食&rdo;又決不帶任何強制性,每個人都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喜愛的主料燙而食之,正可謂&ldo;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rdo;的那樣一種生動活潑的局面。所以,北至東北,南到廣州,西入川滇,東達江浙,幾乎無不愛吃火鍋。
還有一點也是極為重要的,那就是火鍋要用火。
用火,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我們民族用火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一百七十萬年以前就已開始(雲南元謀人),吃火鍋則至少有八千年的歷史(大約在磁山、裴李崗文化時期)。事實上,中國文化一直把會不會用火、熟食還是生食,看作進步與落後、文明與野蠻的分野。《禮記?王制》說:東方的野蠻人叫夷,南方的野蠻人叫蠻,都&ldo;不火食&rdo;。《禮運》篇也說,我們的先民,起先也是不會用火的,只能生吞野果,茹毛飲血。後來,&ldo;聖王&rdo;出現了,&ldo;修火之利&rdo;,這才有了烹調、釀酒、服飾與建築,也才有了禮儀,有了文化。這就正對應了列維?史特勞斯的那個著名公式:生/熟=自然/文化。直到現在,以用火為界限,生與熟也仍有褒貶之別,如生吞活剝與爛熟於心,生拉硬拽與熟門熟路等。此外,如生澀、生疏、生硬、生造、生僻等詞,亦有明顯貶義。至於&ldo;生番&rdo;,則直接指&ldo;不火食&rdo;的野蠻人;&ldo;夾生&rdo;,則往往是罵人的話;而&ldo;人生地不熟&rdo;,則是很不幸的事。
這就不可等閒視之。因此在上古,就要有人專門來管理&ldo;火食&rdo;。這個人的任務是:一、看管火堆;二、烹煮食物;三、分配食品。可見其權力和責任都很重大,工作性質也很神聖。因為神聖,所以也是&ldo;善&rdo;,而&ldo;火食&rdo;也就稱為&ldo;膳食&rdo;。這人既然掌握了食物的分配權,當然也就掌握了群體的領導權。可見最早的&ldo;政府&rdo;,一開始就是&ldo;廚房內閣&rdo;。只是到了社會分工更為精細,政府職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