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瞅了瞅她,
&ldo;哦,理解了。&rdo;
然後,蒔音在他心裡,就從&ldo;魯冰花&rdo;變成了&ldo;小白菜&rdo;。
幼年喪父,母親偏心,自小又被長輩虐待,簡直就是現實生活裡的翻版灰姑娘。
太可憐了。
從小生活在幸福家庭的裴時榿,對任何人的悲慘童年背景都懷有人道主義同情。
更別說,這個人還是蒔音。
反正,總之,蒔音在收到第三十二個奇趣蛋的時候,就已經放棄在裴大少爺面前自我洗白這件事。
但不管怎麼說,這樣的誤解還是有好處的。
最起碼,經此一變,自己問裴時榿物理化學題時,對方再也不會撐著額角懶洋洋地嘲笑她:
&ldo;小紅帽你腦子裡裝的都是海綿嗎?摩擦力會不會算?怎麼,你以為小車面前拉根線就是發動機了?你是不是傻呢。&rdo;
而是在解釋完一遍之後挑著眉問,&ldo;聽懂了沒?用不用老子再講一遍?&rdo;
又或者非常自然地就翻過一頁,&ldo;下一題。&rdo;
‐‐然後蒔音就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繼續麻煩這位理科小王子。
哦,不對。
裴時榿現在已經不是理科小王子了。
繼這學期連續三次聯考都考了十二校第一之後,他已經變成了大家眼裡名副其實的學神。
還是那種不用怎麼學習,閉著眼睛就能考第一的超級王霸氣死人大學神。
和他的同桌寧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寧詞也是學霸呀。
雖然在十二校聯考的排名有所浮動,但最起碼在本校,一直都是一中的理科第二。
裴時榿能拉她十幾分。
寧詞又能拉第三名十幾分。
一中每次排榜,最上面三個分數之間形成了不合常理又奇妙的斷層。
可是據試驗班同學的內部情報,學神和學霸的學習狀態分別是這樣的:
裴時榿在看漫畫的時候,寧詞在背課文。
裴時榿在打籃球的時候,寧詞在做作業。
裴時榿午休睡覺的時候,寧詞在記筆記。
裴時榿玩五子棋的時候,寧詞在刷題集。
……
總而言之,寧詞考第二是因為努力,可以諒解,畢竟比她還勤奮的學生屈指可數。
但裴時榿考第一就是人生開了掛,是不能用科學解釋的非正常現象。
甚至每次開班會介紹學習經驗的時候,連班主任都自動忽略裴時榿這個年級第一。
因為‐‐&ldo;反正他看上去也不像是有什麼學習經驗的樣子&rdo;。
蒔音倒是曾經好奇地跟他請教過。
裴大爺也非常大氣地慷慨分享了自己在&ldo;龜兔賽跑&rdo;中的逆襲方法。
然而女生聽完就自動放棄了。
裴時榿其實並不是不學習,他只是腦子太好,效率太高。
一般人掌握知識的流程是這樣的:接受理論與基本公式,做題實踐鞏固,刷題徹底掌握。
而他就很簡單了,因為後兩個步驟對於他來說,都是沒有必要的。
像數學公式、英語語法這種東西,只要記住最基礎的公式,他就可以完全應用在具體題型上。
這種腦子,不考第一,天理難容。
但事實上,除了校草逆天的學習能力,更讓吃瓜群眾關注的,還是校草的私人感情問題。
在一中一堆雜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