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初步的篩選後,專家組提供的初步方案以中國95式突擊步槍槍族、俄製ak103槍族、美製16槍族作為重點考慮的方案。
專家組和各部門討論幾輪之後,爭論還是很大,對上述槍族,特區政府比較中意的是95式突擊步槍和16突擊步槍,主要原因是子彈口徑小分別是58毫米和556毫米,而ak103突擊步槍的子彈762毫米子彈,雖然,從製造成本和維護成本看ak103更有優勢,但是比起自動武器需要的海量子彈,子彈的口徑直接決定戰爭成本。
工業部門的意見很堅決,堅決支援採用ak103槍族,這種槍不僅殺傷力大,效能穩定,關鍵是他本身就是ak47的升級版,從生產、測試和設計上快速形成ak103和ak47兩種版本的槍族,最有商業操作性,而ak47做為出口版本,工業部門對他的預期熱情最為高漲。
軍方的意見則比較傾向16系列和ak103系列,主要原因是16系列的模組化程度高,能滿足各種需求,但是該槍適應環境的能力比不過ak103,實際應用中,ak103的通用性和可維護性高於16,而且從火力上看,8人小組的ak103能壓制10人小組16的火力。
不過馬都軍校的這次演習為槍械的定型起了決定性作用,演習的結果,讓各部門認識到,戰爭就是再省也是巨大的消耗,只有透過貿易,以武器養武器才是正確的道路。
所以第一代通用輕武器型號路線被確定下來,一致建議採用ak系列作為設計原型。
其中採用ak47原型槍設計定型特區版tc35出口型突擊步槍,彈匣採用30發762&tis;39毫米子彈。
採用ak103做原型槍定型tc35型,比起原型槍,更注重從模快化上面下功夫。可裝配戰術燈、雷射瞄具、白光瞄準鏡、夜視瞄準鏡、消聲器及榴彈發射器。彈匣也採用30發762&tis;39毫米子彈。
tc35型突擊步槍,全長943毫米,足足比38式短了300多毫米,有效射程也比38式多了40多米,達到500米。重量也減輕05公斤。當然,拿這槍跟38式比,過於欺負人了。但是,基本上演習中反映的問題將會被很好的解決,而且,有過38式使用體驗的連隊,在未來戰爭中更有真實的體驗,利用裝備的優勢製造戰場優勢。
新型突擊步槍,不僅可以採用半自動點射,也可以採有2-3彈連射,全自動狀態下每分鐘可輸出650發子彈,基本與輕機槍火力相當。
不過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隨著火力的增強,對士兵子彈攜帶量,及後勤子彈供應提出了巨大的難題。如果供彈量不足的話,突擊步槍還不如38式的威力大,人家沒子彈還可以當長矛嘛。
短期內ak47出口型還不能生產,只能測試定型用。這個時候出口ak47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全世界突擊步槍將要滿天飛了。搞不好賺不到錢,還提高了競爭對手的戰爭實力,出口的時機應該在歐戰全面開打的時候。
從節省生產能力和資源來看,目前完全沒有必要生產ak47,軍方的意見是等到37年開始再生產也是來的及的,等全世界戰爭工具滿負荷運轉的時候,特區生產的ak47將成為影響戰場平衡的利器。
2月27日,建文島25號基地。
特區兵器裝備研究院測試場。
原海軍基地武器維修站專家高階工程師楊立軍擔任特區兵器裝備研究院院長。他拿著tc35型突擊步槍的樣槍給定型驗收組成員介紹道:&ldo;這個槍採用了ak103圖紙作為底本進行的設計,原理和樣型都和原槍很相近,只是加裝了導軌和出彈窗位置略有調整。透過我們首批實驗用槍測試情況來看,綜合效能方面和原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