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剛果軍衝到了對岸,與敵人短兵相接了。雖然,黑人士兵的單兵素質不咋地,但是短距離交火,比的就是誰不要命,命中率已經成了次要指標。
習慣了欺負人,習慣了大炮和坦克掩護的比利時軍隊,在肉搏或者短距離射擊上面沒有什麼明顯優勢,半個小時不到陣地已經落到了剛果軍的手裡。
不過這個時候,比軍的坦克已經恢復了建制和指揮,開始反撲過來。
而剛果軍的坦克則還在傻傻地停著做著步兵的鋼鐵肉盾。看到比軍坦克的反撲,只會停在原地射擊。而且對於運動中的目標命中率又極低,五十輛坦克第一輪打擊只命中一輛敵方坦克。而比利時軍隊剩餘的十五輛坦克顯然察覺到了剛果軍的弱點,迅速分散開來,邊移動邊射擊。
比軍的第一輪坦克回擊,剛果軍的八兩坦克就趴窩了。
處於第二道防線的比軍指揮官,也看到了剛國軍坦克部隊都是一群傻瓜,本來打算撤退的計劃取消了。反而聚集力量開始反撲過來。
謝長炳看到戰場情況後,知道要遭,馬上向巴博下達了撤退命令。
而此時,剛國軍在付出32輛坦克的代價下擊中了敵方五輛坦克。剩餘的18輛坦克接到命令開始掩護步兵後撤。
而比軍的坦克顯然遊刃有餘,一邊機動追趕一邊向後撤的步兵開炮。比軍的步兵也清剿而出,比軍指揮官明白,一旦剛果軍與比軍脫離,剛果軍的重炮就要大把大把的丟過來,失去了重炮的比軍要想再攻向布尼亞就不可能了。
比利時指揮官決定孤注一擲,利用己方坦克的優勢,緊緊咬住剛國軍的屁股,直接掩殺過去,他相信只要衝過去了,剛國軍就會崩潰,勝利就會屬於他們,憑剩餘的三千多步兵,完全有能力打到布尼亞。
假如沒有特區協助,比利時指揮官這樣的判斷是靠譜的。巴博已經對緊緊咬住他們屁股的比軍不知所措,多次來電話請求支援。
&ldo;巴博,放比軍過來,等比軍全部衝過河,讓你的炮兵炸掉橋樑。坦克的事情不用擔心,讓你們的步兵做好準備,等下一鼓作氣把他們圍起來。&rdo;
聽到謝長炳淡定的安排,巴博舒了口氣。要求比軍過河之後,炸毀橋樑。
比利時指揮官見成功衝過了橋樑,迅速下令,剩餘坦克分成兩隊突擊敵軍縱深和側翼,尋找敵方的炮兵陣地。
剛國軍的重炮開火了,不是瞄準他們的部隊,而是他們後面的橋樑。在五十門大炮的轟擊下,橋樑轟然倒塌。
比利時指揮官這下臉都綠了。悽厲的指著炮兵陣地方向下達了突擊命令。
比利時指揮官不清楚,剛國軍的第一旅精銳步兵作為預備隊就在重炮兵陣地前面。比利時指揮官當接近炮兵陣地,看到早已準備好的三米多寬,三米多高的壕溝,絕望了。t的,這明顯就是對付坦克的變態防禦工事。以他們坦克的攀爬效能,只能望溝興嘆。
比利時指揮官清楚,他們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只有原路返回才有一線生機。不過,剛國軍的步兵已經把後來合攏了。
子彈和炮彈如下雨一般落在沒有任何防禦的比利時軍隊當中。剩餘的十輛坦克帶著步兵左衝右突,一次次被打了回去。一個小時後,最後一輛坦克也被炮兵收拾掉了。剩餘不到數百比利時軍隊選擇了投降。
-----
阿如委米河戰役的結果,猶如一道衝擊波,強烈地衝擊了整個非洲大陸。這是非洲人自漢尼拔、阿杜瓦戰役之後,最成功的一次對歐洲人的戰役。在同等火力之下,以三千人的傷亡代價擊斃比軍四千多人,俘虜數百人,繳獲物資無數,並一舉控制了曼巴薩。兵鋒直逼斯坦利維爾(基桑加尼)。
這個巨大的豐功再一步把剛果社共黨推向了頂